第119章 大明八年初(第1/3 頁)
春風如約而至,一定會吹遍每一個角落
明己依舊躺在吊床上,小青給韓清整理著衣襟。說著鼓勵的話。明己出聲說道
“韓教授,不要有心理負擔!”
“謝謝少爺”
“不用謝!輕鬆點。反正你會落榜。習慣就好了。你還年輕。還能考個幾十年呢,”
“少爺!相公一定會高中的!”
小青出聲維護。因為韓清今日便要入京參加春闈了。
“小青,你去年應該也是這麼說的吧?”
小青無奈,鬥嘴她說不過明己。去年她還真是說過。前年也說過。轉過頭,不理會明己了。對著韓清說道
“相公,你別聽少爺的。少爺就是嘴碎。你一定會高中的。”
“嗯,青蓮。我走了”
韓清深情的對著小青告別。側過頭對著明己說道
“少爺。我走了”
“嗯,等一下。把這封信帶給我家老頭。你在京就住湯府吧。住我房間,沾沾少爺的才氣。”
“少爺,這……”
“這什麼?沾沾少爺才氣說不定就能高中呢!快走吧。去晚了,就只能在城門口過夜了。”
“謝謝少爺”
韓清道謝後,轉身就往外走。
“韓清。”
明己叫了一聲,韓清回過頭有些發愣。少爺已經很久沒叫他名字了。他有些不適應。
“加油!”
“謝謝少爺!”
明己揮了揮手,韓清轉身出了侯府。門口已經給他備了快馬。上馬奔京城去了
會試也稱春闈,由禮部主持。又稱禮闈。全國的考生都得趕到京師考試。
遠一點的學子,甚至得提前幾個月出發。要去適應京城水土。萬一水土不服就不好了。花銷也是蠻大的。
京城無親友的,只能居住客棧。不論什麼年代。首都的消費都是高水平的。古代學子也真是不易。沿途還伴隨著風險。
科舉對寒門學子,百姓之子更是不易。科舉並不公平。卻也是相對公平。在這個時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做到相對公平就已經不錯了
韓清算是幸運的。遇到明己,讓他也積攢了不少銀錢。若是沒有明己。只怕舉人就是他最好的終點了吧
小青做工,一月也才幾文錢。綿薄的收入想培養一個進士太難了。大明可沒有助學基金。
明初的書籍價格也不便宜。中期價格才跌落下來。科舉書籍還是挺貴的。元明時期,句讀倒是有了。不過沒有先生教導,自學成才的機率和彩票差不多。
會試考四書五經,詩詞,策論,文章等。普通百姓之子,沒有資訊來源。想寫一篇出眾的治國理政策論。著實有些難。天才總歸是少數。
春闈在農曆二月九開考,三場考試,歷時九天。關在貢院狹小的單間裡。
明己想著這些,也有些佩服他們。讀書人歷春夏秋冬一身傲骨。
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讀死書,還能治理一方的原因吧。能做貢員進士的,都是心志堅毅之輩。治理一地也不會太難。社會單一。遠沒有後世繁雜。
可惜八股文一出。這傲骨沒了。
“小青,你想去嗎?”
“少爺。我……”
小青倒是想去給韓清加油助威的,只是女子出行多為不便。
“去吧!虎哥,你找輛馬車!”
“少爺~,小青還得給你做飯呢”
“少爺就是開酒樓的。還能把自己餓死?”
“謝謝少爺!謝謝少爺!”
“先別急著哭,算你曠工。工資還是要扣的”
明己很尊重韓清的理想。小青陪著他,也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