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第2/2 頁)
具有代表性,不管是省報, 還是廣播電臺,都把這件事當成了一件標誌□□件報導。
錢雨去年就已經撤出了劉家村的粉條廠, 劉二桃一家做事不錯,她就算是換了地方開廠, 照舊需要人來管著。再加上劉二桃的兒子是個初中畢業生, 女兒也考上了大專。一家子在鄉下沒什麼留戀的,就還跟著錢雨幹。
因為撤出的夠及時, 所以事情雖然對她造成了一點點影響,但好在沒有被綁到兩個村子的名聲上, 將將算逃過一劫。
揭發粉條內幕的是省城一所大學的老教授,家裡這幾年都是吃從y市買的粉條,今年他吃著口味不大對。但是家裡老的小的都說他是因為年紀大了,嘴巴木了, 所以才吃東西挑剔。
老教授一氣之下,乾脆拿粉條去找化學系的驗了一下。
這一驗可不要緊,直接驗出來粉條裡面含有過量的明礬,還有一定濃度的工業用木薯粉。工業用的木薯粉,能給人吃嗎?裡面的有害物質過濾不徹底,長時間吃能把人給吃壞。
老教授嚇出了一身冷汗,弄明白內幕之後就更生氣了,直接一封信捅到了省報。
省報也十分看重這則新聞,派了記者偷偷去劉家村和黃家村調查,也不知道是兩個村子的人膽子夠大,還是有村幹部撐腰有恃無恐,記者沒去幾天就目睹了整個製作過程……
不僅僅是新增了木薯粉和明礬,還有的作坊更是故意不把粉條曬乾,一捆粉條的最裡面都是濕的。
記者義憤填膺的在報導中寫道:「為了使粉條能夠稱起來更重,也為了縮短晾曬時間,讓粉條儘早走上貨架,粉條都是僅僅晾曬上凍了一天,如果消費者沒有及時發現裡面的問題,那這樣的粉條就會黴變,萬一吃下去,就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樣的舉措,實在是無視了大眾的健康,也葬送了自己的誠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