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賜宴與閱兵(第1/2 頁)
六十聖壽的大典自從二月初三就開始,一直要持續到二月二十三,期間整個京城張燈結綵,宮裡宮外喜氣洋洋。雖然並沒有多少人真心為了皇帝的六十大壽感到喜悅,但慶祝六十大壽的各種工程和活動足足花去了六十萬兩銀子,京城裡無論商肆老闆還是販夫走卒,幾乎人人都有份從這次慶典中獲得利益,自然個個都喜上眉梢。
鄭克臧的身體明顯比之前好了許多,乘船從南京趕來參加聖壽慶典。雖然穿越者們並不希望皇帝、太子和鄭克臧齊聚京城,但招討大將軍不參加聖壽慶典有些說不過去。鄒樹人從衛戍旅調動了兩個營的羽林衛士,在內城和皇城各處設崗,以策萬全。
大明皇帝的聖壽,各國使臣自然要進獻壽禮。朝鮮、日本、琉球、安南這些親近的國家一早就準備好了壽禮,運到京城,就等著壽誕當日獻上。緬甸、暹羅、高棉等國也不遠千里遣使入覲,敬獻禮物。
不曾想到的是,就在大典前五天,一個蒙古臺吉派出的賀壽團到達了京城——蒙古各部的親王、郡王、臺吉們派人進京送禮賀壽是分內之事,但這個賀壽團到達京城之後,居然向朝廷報告,同行的人當中,有十多位是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策妄阿拉布坦挾持了這個使團,跟著他們來京。
軍機處倒也沒有驚慌,就命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們單獨居住,並且抽空召見他們。
使者們的意圖倒是非常簡單——策妄阿拉布坦的部下在草原上狩獵的時候,碰巧抓住了這個蒙古臺吉,並且從臺吉的口中問出了大明皇帝聖壽的事情,於是便強迫臺吉將他的十幾個手下與賀壽團一起送來京城。不僅如此,策妄阿拉布坦還準備了兩大車的禮物,作為壽禮送給大明皇帝。使者們還說,策妄阿拉布坦希望準噶爾汗國與大明兩國交好,互市通商,不再兵戎相對。之前的使者曾經討要塞卜騰巴爾珠爾和鍾齊海,這一次也不再要求,甚至表示可以將噶爾丹夫婦的骨灰贈還姐弟倆,以示友好。
策妄阿拉布坦的這個舉動倒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洪誠丘判斷,可能是沙皇那邊因為噶爾丹之死,不再向準噶爾汗國提供軍事援助,導致策妄阿拉布坦與大明決戰的意志有所鬆動,也有可能是策妄阿拉布坦在準噶爾本地的統治出現了問題。
項紹寬等人也都認同洪誠丘的推測,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判斷策妄阿拉布坦是真心求和還是權宜之計。更何況,策妄阿拉布坦還佔著科布多,喀爾喀蒙古各部就無法回到祖先留下的草原上生活,現在講和,太便宜策妄阿拉布坦了。
眾人商量了之後,決定給策妄阿拉布坦寫一封信,由使者帶回科布多——即刻啟程,禮物大明收下了,也贈送了一些回禮,但使者不準參加皇帝的聖壽慶典。信裡的內容就是告訴策妄阿拉布坦,如果真心講和,就放棄科布多,退回伊犁,如果堅持在科布多騷擾喀爾喀蒙古各部,那麼大明必定要與策妄阿拉布坦決戰一番。
使者們倒也並不堅持,收下信和禮物之後便啟程返回科布多。
準噶爾使者的這個插曲並沒有影響聖壽大典的程序。全國各地趕來的三百位民間賀壽者在聖壽前兩天,也就是二月十六日,得到了保和殿賜宴的恩典。
在決定為皇帝大肆操辦六十聖壽之後不久,常鎮業就與許緯辰商議,可以趁此機會廣市恩澤,既收攏人心又賺取銀子。具體方法是出售皇帝六十聖壽觀禮套票,總計三百張,分給各省拍賣,價高者得。三百位聖壽觀禮套票的持有者可以於整個聖壽慶典期間在京城觀禮,最重要的禮遇之一就是可以得到保和殿賜宴。
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也負責舉辦三年一次的科舉殿試。殿試的時候是三百位考生應考,所以聖壽觀禮套票的數量也限制為三百張。
平民百姓透過花錢的方式進入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