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看猴第三定律(第1/3 頁)
1671年9月18日,也就是永曆二十五年八月十六清晨。在一眾人吃了第五頓麵包兌涼水之後,克利斯布的座艦駱駝號緩緩駛入安平港。
安平港是安平鎮的外港。荷蘭殖民者佔領臺灣期間,在港口附近修築了熱蘭遮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將熱蘭遮城據為王府,而百姓聚居之處就改名為安平鎮。
駱駝號在港口軍官的引領下到達岸邊停靠,克利斯布登上碼頭之後,交驗了令旗令牌,官員立刻前往王宮報告。
按照東寧方面的規定,除了克利斯布和一名翻譯副官可以上岸之外,其他的人都必須暫時在船上等候。穿越者們在海上顛簸了差不多兩天,現在全都站到了甲板上,焦急地等待著岸上的安排。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一隊士兵簇擁著一名東寧官員來帶了碼頭。克利斯布一年多前曾經來過東寧,認識這位叫作楊英的官員,知道他掌管著整個東寧的財政,之前的貿易也多是和他打交道。
楊英和克利斯布還沒寒暄幾句,就注意到了甲板上那些衣著怪異的穿越者,儘管鄭氏縱橫海上,四洋七海的各色人等見得多了,但這一群人未免太怪異了。
克利斯布當然明白楊英在疑惑什麼,便按照之前的約定,透過翻譯把“毛利國商團遭逢海難”的故事簡略地向楊英講述了一遍。楊英將信將疑,因為從未聽說過有“毛利國”這個地方。不過,鄭氏的船隊一向在海上縱橫,時不時也確實會有救起落難者的情況發生。既然克利斯布這麼說了,楊英還是同意讓這些人上岸,畢竟克利斯布是可以信任的,而且這些人看上去好像既不是軍人,也不是海盜。
儘管如此,楊英還是親自帶領士兵,“押送”著穿越者們直接前往英國商館。一路之上,十七世紀東寧的南國民居與歐洲建築混雜的風貌令穿越者們目不暇接,而周圍的老百姓也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來圍觀這些從未見過的奇裝異服者。
秦九兒看著周圍百姓驚異的目光,幽幽地慨嘆:“當你在動物園看猴兒時,猴兒也在看你。”
毛淵明聽了不禁一笑:“誰是猴兒?我們還是這些老百姓?”
“看猴第三定律,看猴是一種相互作用,總是成對出現,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哈哈哈哈……”,人群裡響起了一陣鬨笑。在這場毫無徵兆的穿越發生之後,穿越者當中第一次爆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許緯辰跟著大家一起向前走,腦子裡不停地在盤算今後的事情。目前制定的方案其實可以說非常粗糙,如何才能覲見延平郡王鄭經,如何取得他的信任,如何左右局勢發展,絲毫沒有可以執行的細節。起點上穿越書幾十萬本,幾乎沒有穿越者死亡的例子,甚至沒有穿越者不發達的例子,但真的穿越了,莫說指點江山,連想要活下去也一點不容易。
安平鎮號稱大明東都,其實面積很小,比江南繁華地帶的縣城還不如,城內佈局是典型的古代城市十字街格局,分作東安、寧南、西定、鎮北四個坊。一行人走了不過十五分鐘,已經達到了英國商館。英國商館是由早年的荷蘭商館赤崁樓改建,英國人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了一個貨倉。
進了英國商館的大院,楊英嚴厲地要求所有人必須待在英國商館裡。毛淵明見楊英這麼說,只得賠笑著上前,表示這麼多人住在商館裡,勢必要購買食物和日用之物,不可能全都待著不動。
楊英對於“毛利國人”居然能說荒腔走板的官話感到有些驚異,猶豫了一下。或許是覺得眼前這群人雖然奇裝異服,但看上去確實不像壞人,而且有男有女,不至於胡來,楊英又再三強調凡事要遵守東寧法度,出門上街不可生事,然後轉身離去。
楊英剛走,秦九兒又纏住孫廣越問道:“這個楊英是什麼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