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鄭玉蓉嗯一聲,卻不肯先放電話。卓小梅覺得這個孩子真懂事,摘下耳邊的話筒,準備掛掉。突然想起那天她們母女倆送的兩條魚,卓小梅不禁心頭一動,忙把快落到叉簧上的話筒提回來,重新捂到了耳朵上。
幸好那邊還沒掛掉,卓小梅忙說:&ldo;玉蓉,你看老是你在感謝我,我還沒感謝你哩,你們母女送的魚真好吃,又嫩又甜,我們好多年都沒吃到這麼味道純正的魚了。&rdo;卓小梅這話不再是虛詞,鄭玉蓉母女送魚來的當天晚上,卓小梅就趁著新鮮,做了份酸醞子辣椒煮魚,口味確實不錯,連平時對魚沒興趣的兵兵都吃得有滋有味。
卓小梅的誇獎讓鄭玉蓉很是興奮,說:&ldo;真的?那我下次再給你送幾條。&rdo;卓小梅說:&ldo;我怎麼好老要你送魚呢?我倒是想問問你,那魚那麼好吃,是塘裡養的,還是河裡捕的?&rdo;鄭玉蓉說:&ldo;既不是塘裡養的,也不是河裡捕的。&rdo;卓小梅甚覺奇怪,說:&ldo;莫非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rdo;鄭玉蓉說:&ldo;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爸在水庫裡用網箱養的。&rdo;
卓小梅偶爾在電視裡聽過網箱養魚這個詞,說:&ldo;原來如此。那是什麼水庫?&rdo;鄭玉蓉說:&ldo;我家門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我們就是吃那條河裡的魚長大的。兩前年水利部門在我們這裡修建小型水電站,在上游築起攔河壩,蓄了一個中型水庫。我爸在水裡泡了大半輩子,見水庫裡的水清悠得可愛,就動了心思,搞起網箱養魚。因為水庫裡是活水,餵魚的草料是我爸在山上打的,養出來的魚自然格外好吃。&rdo;
說到這裡,鄭玉蓉也許意識到卓小梅對養魚和水庫感興趣,可能有什麼原因,便換了口氣,試探道:&ldo;卓園長如果有興致,星期天或假期到我們這裡來玩玩,我陪您到水庫裡劃竹筏,看我爸養魚。&rdo;卓小梅說:&ldo;是嗎?我都快被你說動了。&rdo;鄭玉蓉繼續鼓動道:&ldo;水庫裡景色可好哩,水是藍藍的,天上的雲彩倒映在水裡,跟鏡子照出來似的,根本分不出哪是天上哪是水裡。還有兩岸的山也是青的,不是青色的樹木竹林,就是青色的懸崖峭壁。像卓園長您這樣有氣質的知識女性,到這裡來照幾張相,完全可以上畫報。&rdo;
鄭玉蓉的描述讓卓小梅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當然不是她有要到那裡去遊玩開心的雅興,而是一個多星期以來擱在心上的石頭可以拿開了。卓小梅琢磨著,鄭玉蓉的話就是有些誇張,也至少有八成的可信度。於是說道:&ldo;我不僅要到水庫裡去劃竹筏,看你爸養魚和照相,還要去那裡釣魚。&rdo;鄭玉蓉說:&ldo;那不是方便得很嗎?水庫裡有的是魚,您愛怎麼釣就怎麼釣。卓園長您別是說著玩兒的,真的要來喲,我和爸媽在家等著您。&rdo;卓小梅說:&ldo;那你告訴我,到你那裡去有多遠?怎麼走?&rdo;
鄭玉蓉想了想,說:&ldo;也就十五公里的樣子吧。出了城南門,沿著國道往西走十公里左右,右邊有一條砂石路,再走五公里,進入紅木村地界,有一條碧綠的河水,就到了我家裡。&rdo;卓小梅說:&ldo;你的地理學得挺好嘛。&rdo;鄭玉蓉說:&ldo;我是在城裡上的中學,在那條路上走了六年,閉著眼睛都能走上幾個來回。&rdo;卓小梅說:&ldo;那就說定了,過幾天我把手頭幾件急事處理完畢,就到你那裡釣魚去。&rdo;
鄭玉蓉的聲音升了上去:&ldo;ok!我這就去通知爸爸,讓他先做些準備。&rdo;
卓小梅當然不可能就這麼跑到鄭玉蓉那裡去,她得到那位老同學的幼兒園去跑一趟,落實一下鄭玉蓉的工作。第二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