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年幹部培訓班(第2/2 頁)
是支援你的。”楊啟光覺得王笠綸有些執著,但他沒勸王笠綸放棄,因為他是瞭解王笠綸的,就是勸了現在王笠綸也不會放棄。
王笠綸還是很感激楊啟光的,雖然這件事上楊啟光算不上在全力以赴,但至少他會把想法轉告給趙群山,這就讓王笠綸有了讓高層瞭解的渠道,其實這已經是最大的幫助了。
接下來的幾天王笠綸透過各種渠道瞭解了目前國內唯一的民用摩托生產企業的情況,這一次他還主動找到了以前的老領導周元義,透過周元義的關係他搞到了嘉陵廠和本田的合作細則。
之所以要這東西,一來可以看到國家的底線,二來好知道怎麼和李相賢談。
說起周元義,雖然在三十六七歲就已經是副市長了,可不久前他父親周部長的事也塵埃落定,結果也不好,周部長沒能更進一步,競爭到那個中樞的位子。
沒能更進一步,也就意味著周部長要麼退休要麼退居二線,加上這幾個月政務院機構改革,幾個機部已經確定合併,只怕過了今年連部長都沒得當了。
周部長一旦失去了權利,周元義仕途上要想走多遠也就不現實了,如果周部長再進一步,未來周元義保底也是個實權正部,但現在保底最多正廳,到退休前大概能混個副部級別。
當然以周元義的年紀和現在的級別,要是做出滔天的政績,也是未來可期的,但政績這東西真不是努力就有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現在的王笠綸也不可能不遺餘力的幫周元義,如果沒有其他的契機,可能一輩子就是現在這種關係,有些交情但不到政治盟友的程度。
在王笠綸重新構思計劃,想著怎麼和李相賢談條件時,一個來自省委的通知又打亂了王笠綸的計劃。
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因為王笠綸被選進省委黨校青年幹部培訓班了,這是一個貫徹中樞精神,而特別開班的學習班。
之所以叫青年幹部,只因為只挑選省內35歲以下的正科級幹部,誰都知道進了這個班,應該要不了多久就能升副處了。
這是青年幹部班是脫產全日制的學習班,為期三個月,正好是今年剩下的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