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相賢的機車專案(第2/2 頁)
月牙泉景區,除了他們兩人外,另外還有三人,兩個是李相賢的隨從,另一個是王笠綸帶來的祁況生。
“非常感謝王兄的盛情款待,但有件事我不得不和你明說,徽山縣並不具備投資的潛力,那裡各方面條件都很欠缺......”李相賢和王笠綸已經有不錯的私人交情,所以他說的也不算委婉。
王笠綸笑了笑,這並不讓人意外,徽山縣雖然這兩年已經有了些變化,但先天不足等各方面因素,和沿海或者東北那些有工業基礎的地方比起來還是差距太大。
“你是生意人,當然首先考慮利益,我能理解的你決定。不過就算不能在徽山縣投資,能否告訴我,你想投資的專案是什麼?中意的區域在什麼地方?”王笠綸立刻表示理解,也表現出好奇。
下一刻李相賢也很自然的說道:“摩托車,我認為這個專案在你們國家有非常大的市場,目前貴國只有一個嘉陵,不管品質還是生產能力都非常落後,即便在使用了本田的發動機後,依然存在極大的劣勢,如果我能直接將生產線引入貴國,不出十年或許能打造出一個超大型企業。如果選擇廠址的話,我比較鐘意江州或者漢口。”
王笠綸聽的很認真,也非常佩服李相賢的眼光,這份見識和眼光,甚至已經超過了上一世的王笠綸自己。
不過下一刻王笠綸卻有些煞風景的說道:“國企搞這個都很難,李先生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吧?這件事可不是那麼容易辦成的。”
王笠綸這話確實煞風景,但也是實話。
首先不得不承認,李相賢的眼光沒問題,專案更是沒問題,摩托車在國內市場已經顯現出來,並且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民經濟會顯著提升,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佈局基本上就是躺著賺錢。
另外李相賢選擇江州和漢口,也是眼光獨到的。
江州沿海,海運非常發達,並且周邊經濟發展也很迅速,做大做強選這裡沒錯。
漢口雖然深處內陸,但是河運也很發達,並且正好在國家的中間位置,是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選擇這裡運輸成本就能降低很多。
但想的再好,政策不允許,一切都是白搭,尤其是李相賢是外資,這個時候國內純粹的外資幾乎沒有,所以他即便有了專案,也很難真正落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