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1/3 頁)
朱全忠大步走進了河陽城。
河陽三城,始建於北魏時期,分北中城、南城和中潬城,位於黃河兩岸及河中沙洲上。中唐年間便設河陽節度使,初轄懷州,稱“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
武宗會昌年間,朝廷討昭義劉稹,李德裕上表置孟州,轄河陽等五縣,自此河陽方轄兩州十縣。
河陽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藩鎮,人口也不算多。巢亂以來,屢經兵火,去年孟州更是差點被孫儒屠城,幸好大通馬行與其交易,將五縣百姓接走大半,連帶著部分懷州百姓也跟著走了。
再加上之前連續數年,定難軍中的河陽軍士接走家屬及鄉鄰,故如今全國範圍內河陽百姓最多的地方,可能就要屬靈夏了,說起來也是夠諷刺的。
孫儒撤走後,李罕之全據孟、懷二州,由李克用表其為河陽節度使。
但河陽十縣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頂多三四萬,滿足不了李罕之的胃口,更養不活他的軍隊。於是他徵發河陽丁壯,殺老幼充作軍糧,開始向河中鎮擴張。
十縣之地的百姓,就這麼被一點點折騰乾淨了。
朱全忠得到的河陽十縣,縱然不能說空空蕩蕩,也相差不遠了。如今能找著一萬百姓,便算他有本事。
“孟、懷二州,何空蕩至此耶?”朱全忠略顯惱怒的聲音,在狹窄的街道上回蕩來回蕩去,彷彿在嘲笑他得了一片白地。
被抓獲的李罕之部屬、官吏們一臉死灰,四野無民,田地荒蕪,倉中空得可以跑馬,什麼都沒有。他們這些官吏還有什麼價值?
“李罕之,不脫賊寇本性,專以殘民為逞。邵樹德,枉為國朝郡王,專事劫奪百姓。”朱全忠一腳踢翻了案几,怒道:“趁某無暇分身,在後方興風作浪,無恥之尤!”
“大帥。”敬翔咳嗽了一聲,上前道:“邵樹德固然小人行徑,讓人不齒,然這會的大敵是李克用。”
朱全忠沉默了一會,轉過身來,嘆道:“敬隨使所言甚是。李克用已從刑州班師,大軍屯於澤、潞,與我遙遙相對,此時斷不能意氣用事。”
敬翔在宣武軍中任隨軍要籍及館驛巡官。但後者其實就是純領俸祿的,隨軍出謀劃策才是他的本職。而他也非常善於揣摩朱全忠的心思,一言一行都能撓到癢處,甚得朱全忠的歡心。
“河南之事,該如何處理?”朱全忠拉著敬翔坐了下來,問道。
諸將圍攏在他們周圍,靜靜聽著,沒一人發出聒噪之聲。
所謂“河南之事”,指的是數日前發生在新安縣慈澗店一帶的對峙事件。
兩千三百宣武騎兵,面對五千定難軍騎卒,外加河東叛將安休休的不到七百人,被大大地羞辱了一番。最後還懾於對方威勢,無奈退兵,返回了鄭州。
要好騎兵!朱全忠感到自己的這個執念又一次增強了。謝瞳與謝彥章二人聯合建議去草原上招募契丹人、奚人,似乎可以考慮一下了。
魏博鎮羅弘信剛剛遣使奉上了不少錢帛,願修好。似乎,可以借道河北諸鎮,去草原上試一試。
“張全義怕是無力驅逐定難軍,大帥不如遣一軍南下,助張全義逼退定難軍。若其仍不走,不妨舉大兵南下。”
朱全忠沉吟了一會,突然笑道:“河東軍久戰疲憊,應無力進取河陽了。某便留丁會守孟、懷,自領大軍南下,先逼退定難軍。這邵樹德,撈人撈上癮了,這次須得斬斷他這隻手。順便,再收了許、蔡二州,掃平這淮西之地。”
聽聞康君立從河陽退走後,李罕之便已解圍洛陽,走王屋縣去了絳州。目前,李克用委任其為澤州刺史,遙領河陽節度使。
河南,除了定難軍外,再無值得一提的對手了。
說完,朱溫又嘆了口氣,道:“聽聞定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