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封王(第1/3 頁)
一個時辰後,驚心動魄的問政環節終於結束。
六部官員無不暗鬆一口氣,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劫。
“禮部,朕有事要問。”
御座上的朱元璋再度點名禮部。
禮部侍郎差點沒被嚇死,一個激靈竄了出來:“臣在!”
朱元璋道:“朕有意冊封皇孫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炆為惠王,禮部怎麼看?”
宗人府宗人令秦王朱樉前些日子剛被放出來,現在已返回封地,根本插不上手。
所以禮部得幫宗人府安排這事。
“什麼?封王?”
這一試探性的宣佈,立馬引爆全場。
原來不是冊封皇太孫朱允熥內心稍稍有些失落。
朱允炆也是低頭不語,想來更加失望。
反應最激烈的,莫過於大臣。
尤其是文官。
冊封親王算什麼事?
我們要的是皇太孫!
禮部侍郎是個從心的人,垂首道:“禮部全憑陛下安排。”
自兩年前禮部尚書李原名被皇帝罵致仕了,禮部至今沒有任命新的尚書。
他一個小小的侍郎,哪裡敢反對。
問就是可以!
“臣有異議!”
眾人放眼看去,只見一個身穿二品錦雞補子的文官站了出來。
此人身材高大,面色白淨,乃戶部尚書趙勉。
“啟稟陛下!”
趙勉道:“按制,皇太子之子為郡王,皇孫豈能封親王?”
明朝的王爵,單字為親王,雙字為郡王。
如秦王、晉王、燕王、周王,皆是親王。
又如中山王,開平王、岐陽王等,都是郡王。
戶部尚書趙勉剛說完,都察院的御史們紛紛呼應:“臣附議趙大人!”
“臣也附議!”
“附議!”
出奇的是,這些傢伙再無先前的畏懼,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大講道理。
再看御座上,朱元璋也絲毫沒有生氣。
因為他規定,言官無罪。
甭管你說什麼,哪怕是指著皇帝鼻子噴,也是無罪的。
不會因為你說話難聽而殺你。
當皇帝嘛,總要聽聽別人怎麼說。
若是偏聽則信,一味的從別人口中瞭解另一個人,那是閉塞聖聽,遲早把自己給坑死!
朱元璋經常告誡自己,當皇帝胸懷要有大氣象,要容得下山,容得下海,容得下忠奸善惡。
只要不貪和不威脅到皇權就行
但如果你不是都察院御史,也不是六科給事中,還擱這碎嘴,在皇帝面前耍嘴皮子抖機靈。
那不好意思,只能借人頭一用。
你都不是言官,還敢罵皇帝?
不砍你砍誰?
朱元璋的這個規定,不知造就了明朝多少個噴子。
有反對就有支援。
淮西勳貴的柱石,宋國公馮勝立馬站出來表態:“臣支援封兩位皇孫為親王!”
朱允熥封的是吳王,朱允炆是惠王。
雖然朱元璋稱帝前用過吳王尊號,但也不必過分解讀。
在朱允熥之前,還有一個宗室子弟當過吳王。
馮勝的女婿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三年封吳王,洪武十一年改封為周王。
雖然吳王的尊號沒有什麼重大意義,但卻表明了一個態度:皇帝似乎偏愛朱允熥。
因此,老謀深算的馮勝看出了端倪,堅決支援!
原本爛泥扶不上牆的皇孫,現在佔據優勢,怎麼說也不虧!
反觀文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