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第1/2 頁)
別說是廠長副廠長的親戚。
即便是家裡有生產線上的組長這類沾親帶故的親戚,都能得到率先拿貨的便利條件。
不然只供給國營供銷公司的話,一些二道販子都是哪來的?
這時候為了能拿到貨,不少人在這方面鑽營。
賣方市場的情況下,誰有貨,誰說話就硬氣。
這邊的人,明顯都具備這種生意頭腦。
蘭師傅這個熱心老師傅,不光幫她搞定了批條,還把運輸這事給解決了。
其實也不算多費勁,他們廠採購和送貨時候,就能給柳青青捎上。
但無論如何,柳青青都不能當做是理所當然的。
她給李主任和蘭師傅各包了個紅包。
李主任笑眯眯的接了。
紅包塞給蘭師傅時,這位老爺子板了臉:「拿回去,你這樣我可就不幫你了。」
柳青青插科打諢的說了一籮筐俏皮話,又推了一條煙過去。
蘭師傅瞅著那市面上見不著的難得好煙。
咂吧咂吧嘴,伸出手給收下了。
「師傅,您家有座機嗎?」
「怎麼?想打電話?廠裡就有,我帶你去打。」
柳青青連忙拉住人:「我就是想留您家一個電話,等我回去打給您。」
蘭師傅樂呵呵的點頭:「有有有,我寫給你。」
柳青青收好了蘭師傅家的電話號碼,表示回到華亭一定會給他打電話。
蘭師傅被她哄得異常高興。
以後再進貨這事,雖然可以直接聯絡銷售科,但該維護的關係,還是要維護的。
沒事給蘭老爺子打個電話問候問候,若有些地方特產也偶爾寄一些。
關係都是需要這麼常來常往維護出來的。
也不能用人的時候再交。
平時不聯絡,有問題再找,對方也不會願意搭理你。
運輸這一個大問題解決完,柳青青開始打聽起了洗衣機廠的情況。
穂城有多家洗衣機廠。
從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
穂城作為第一批接收國際資訊的城市,不少僑胞和海外商人抓住這一時機,率先來到這裡開啟廠子。
此時「三來一補」的政策讓各大新興企業發展的迅速。
而本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想法,這些合資廠、外資廠生產出來的電器都非常受歡迎。
柳青青這個沒名氣,沒資本,拿貨量少的小商販想在這些地方拿到一手貨源,基本沒什麼可能。
想買到是也能買著,不過是從二道販子甚至三道、四道手裡買。
那價格加了一層又一層,就沒什麼優勢了。
李主任給她介紹的這家廠子是乘著改革這股東風,興建起來的。
該廠前面剛出現的幾年只是個小作坊。
一年才能生產出兩千多臺洗衣機。
直到今年,廠子換了新廠長。
許廠長年紀輕、有魄力,貸款引進了國外技術,從多國進口機械,形成了一條先進的生產線。
此時國家鼓勵貸款,利息低,放貸容易。
但老百姓從來沒接觸過靠借貸做生意這種事,一聽要借錢做買賣,那是人人都搖頭。
此時銀行的貸款業務部是最艱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有任務要求。
但實際上根本無人借貸。
所以在政策放寬的情況下,銀行又對借款人的情況加一步放寬。
當然後頭幾年,也有人發現了這時貸款的漏洞。
隨之出現了不少爛帳、壞帳。
再說回這個洗衣機廠。
廠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