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見春申君(第2/3 頁)
推門出來,芒申暗暗打了個手勢,表示芒未不必著急。自己隨謁者上了車,急往章華臺駛去。看來,楚王目前就駐在章華臺,而不是陳城內的宮殿。
不過一個時辰,芒申就回來了。回來後立即催促準備晚餐,說要連夜出發。一面將芒未請到堂上,神色有些緊張地說道:“楚王已知兄為秦河東丞無名,命兄與弟連夜前往淮上,見春申君。
芒未心裡一黑。春申君對芒府的情況十分熟悉,芒申隨春申君,自己跟張祿,春申君早就知道。而且在咸陽時,春申君與張祿關係良好,芒未與芒申經常在楚太子府見面,並不避諱春申君。芒未就是無名,對春申君來說並不是秘密。但自己脫離安邑去找芒申,並無其他人知道,怎麼自己回到楚國還不到半天,楚王就知道呢?還是這事早就洩露出去了?
兄弟倆各懷心思,沉默地吃完晚餐,各自更了衣,坐在堂前靜候楚王派人來接。在靜默中,芒申悄聲說了一句:”吾等之事,春申君盡知。凡有所問,不可欺也。“
芒未輕輕地”喏“了一聲。就連自己潛往垣城一事,都被楚王知道了(不是春申君),那說明自己自認為秘密的事,很可能都已經洩露。自己已經沒有選擇了,只能將自己知道的一切全盤托出,是禍是福,聽天由命!
楚王派來的車乘停在門外,芒申和芒未上了車,駛入茫茫黑夜中。
從章華臺到淮上六七百里。車乘駛出申公子府後,立即駛往穎水津渡,那裡已經有一艘官船在等著,旁邊還停靠著十艘兵艦。芒申和芒未上船後,謁者與領頭的司馬作別。司馬一聲令下,兵艦護衛著官船向下遊駛去。
春申君為大半年來,一直住在淮上,陳與淮上之間的聯絡,完全靠條水路。這些士兵來往兩地非止一日,早已熟悉航道,夜間行船也沒有障礙。船行一路不停,從穎水轉入淮水,走了兩夜一天,才到達淮上的一座大城下蔡。春申君與楚王約定,在這裡與芒申會面。
春申君在向芒申下達回國的命令後,就開始著手準備返回淮上。
春申君把魯國分成若干個縣,任命了幾名縣公,曲阜城及其周圍是魯國的核心區,被設為魯縣,魯公由春申君自己擔任;同時,楚王把新徵服的淮水支流泗水流域諸地也一併算著淮上,加封給春申君。現在春申君統領的這片區域,已經不比陳城周圍小了。泗水流域不僅商業發達,也是重要的農業區,糧食產量十分可觀,相應的,人口也十分富庶。
春申君把魯國的問題處理完畢,即帶著門客一路南下,巡視新設的各縣,指導各縣的建設。每到一處,春申君都要勸誡縣公:”陳當四戰之地,非久居之處。淮上是楚根本,萬不可忽也!“那些縣公雖然都是楚國公室,對春申君十分尊敬,一一俯首領命。
一路巡視下來,春申君來到淮上離陳城最近的一座城池下蔡,在這裡住下,等待芒申等人的到達,同時處理各地的政務。
下蔡原名州來,也曾是一個古國,為楚國所滅。後來楚國將位於穎水流域的蔡國遷到此處,故名”下蔡“。它位於淮水南岸一處山窪中,三面環山,一面朝水,地勢險要。在等待芒申等人的時間裡,春申君還巡查了山南的地勢。
山南也背山靠水,原來也有兩個古國:六和蓼。這兩個古國很早被楚國所滅。但凡古國所在之地,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山川形勢,宜於農耕,交通便利,能夠養活眾多人口。春申君命門客們認真丈量山兩側的各處地形,繪成圖形,無事時深深駐足觀看。
芒申和芒未於清晨下船,進入下蔡,求見春申君。春申君讓他們先去館驛休息,午後來見。
午後,芒申和芒未各自整頓了衣冠,芒未也換上楚國的服飾,前往春申君府邸。春申君請入,敘禮畢,兩人在下首坐下。
春申君道:”申公子出軍經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