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他跪下直呼冤枉,太子未看他,將堆的厚厚奏疏一把掀在地上,「若孤這次饒了你們,那天下百姓何處?孤的皇妹又豈能平白遭辱?」
群臣訕訕,皆低頭不敢多言,席位之後的婦人咬牙,「等會你就去。」
「夫人,我明白。」她身後的丫鬟畢恭畢敬的回答。
「太子說的有理,此事若不肅清,皇家顏面該如何安放?」聖上的心腹大臣躬身上前,「臣鬥膽請聖上為長公主主持公道。」
聖上狀若為難的敲了敲龍椅扶手,「太子你把奏疏呈上來,」他隨意的翻了兩本,臉色微沉,「此事待朕派人將這些查清楚了再議,列名者這些天也不用來上朝了……」
湯碟打翻的清脆聲音打斷了聖上的話,滿殿的人小心回頭看是哪個倒黴鬼。婦人襦裙上全是湯汁,她狼狽的跪地請罪,與她同來的官員臉上懼怕意味更重,「內子莽撞,衝撞了陛下。」
跟在婦人身後的丫鬟已然悄然退至冰絲紗幔後,殿內眾人的眼神都在那婦人身上,無人注意一個小小的丫鬟。
彥初在餘光裡瞥見一抹反光的亮色沖向高位,他愣了一下,再看去時那抹亮色已然沖至元和背後,他猛地站起拔腿跑去。
席案被踹翻,湯水灑了一地,眾臣俱驚。
「元和快讓開!」
睡意還團在她眼中,瀰漫成薄霧,水濛濛的眼眸中染上懼意,元和想到十一歲那年,她大膽的為父皇擋劍,最後彥初替她捱了這一刀,這次呢。
刀刃逼近時,元和在最後關頭竟然好笑的生出一種為什麼匕首又是對著她的想法。
當血噴在臉上時,她沒感覺到疼,匕首於心口捅入,那人的血流到元和衣服上,他無力的退了兩步,手中包著的白布不可避免的染紅了,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自袖中掏出暗器,一雙毒鏢攔住了丫鬟逃走的路。
御林軍很快進殿將她拿下。
元和離他只有半步的距離,可笑的是,就這半步她都不願上前。
溫瑾隨自嘲,他勉強扶著朱紅高柱轉身,傷口因為肌肉的牽扯使得血流的越來越多。
他像是知道結果一樣,沒去管插在胸口上的匕首,就像還在深林的宅院裡一樣,他在笑,「看在你認出我的事情上,哥哥送你最後一樣東西。」
「什麼…?」
「命啊。」
那位曾經名動京城的如玉公子溫笑著倒下。
一人探過倒地之人的鼻息,「死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溫瑾隨會有一個專門的番外,應該會解開大家的疑惑。
第51章
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陛下也沒了續宴的想法,一場中秋家宴在一具屍體和淌滿殿的鮮血下落幕。
溫瑾隨的死像是壓倒世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有人在金鑾殿上大放厥詞以羞辱皇家忘恩負義、對世家趕盡殺絕。
聽說死了很多人, 盛京中許多府邸都被封了。這番動盪讓許多人聞訊喪膽, 也有不怕死的妄圖顛覆皇權,盛京的血流了一晚,入宮陪讀的世家公子一個個被拉入刑場,但凡一家造反,便斬殺嫡子。
虎毒不食子,一場起義猝不及防的掀開帷幕又荒唐的下臺。
等一切安定下來,有人想起那位名動一時的人,這時正值秋闈,家中有考生者或傾慕其才華者都想偷偷前去祭拜。
一打聽, 卻是荒山野嶺。
年過七旬的國公爺在上朝時作詩以贊臨文侯一門, 詩句轉哀, 低吟如今人死卻無安葬之地。
殿上, 眾臣不敢言,冕旒將聖上的神色遮去大半,七旬老者在殿中站的不卑不亢, 脊樑挺得筆直。
聖上忽然想發笑,他自知絕情, 能為了朝堂局勢犧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