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后(第1/2 頁)
為著北戎使節的事,餘蘅與承平帝商議良久,期間,承平帝又宣了寧剡。
寧剡是皇后的孃家侄子,十四歲便隨著父兄上了戰場,征戰十載,戰功彪炳。
他早年在南邊跟南齊人打仗,承平帝御極後,才將他調入鎮北軍中。鎮北軍早年被交到他父親寧統手中,他一去,寧統將軍與他便應了那句上陣父子兵,委實一段佳話。
寧剡年前因養傷才回了汴京,人們說起他來,第一個提到的往往並不是他的功勳,而是他已經二十五歲了,卻仍沒有娶妻。
按理說不該如此,他們寧家出宿將,益國公霍家倒了後,軍中便數他家的聲勢最高,願意與他結親的不在少數。
可他偏偏就是全看不上,聽說回京養傷的這幾個月,隔三差五便要被祖母韓國夫人用柺杖抽上一頓。
所以陛下召他入宮,他樂意至極。
承平帝也看出寧剡的樂意來,於是談定了個大概後,對餘蘅道:“我與少昀再商量些細枝末節,你去慈堯宮看看太后吧。”
餘蘅也不是個攬事的性子,又與寧剡自小有些嫌隙,便爽快道:“是,臣弟告退。”
……
江宛到汝陽侯府時,本以為夫人間的氣氛會劍拔弩張,可事實上她只聽見……
“咱們那時候都說大團花樣俗氣,眼下那些小姑娘卻都愛穿些杜鵑月季。”
“何止,不豔的都不肯穿。”
“胡姐姐說的對極了,我家燕姐兒便是如此,上次跟針線房裡要了塊碧青的料子,說是要配紫色的菖蒲,我都說……呀,鄭國夫人到了。”
此言一出,廳裡的四位夫人都站了起來,江宛依次掃過。
最不情不願的一定是靖國公夫人,她輩分比在座的都高,約莫有五十來歲了。
最年輕的是太尉家的填房孫夫人,她臉上的表情透著股輕鬆,可見到底不是親兒子,沒有多上心。
還有兩位夫人都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坐在主位的應該是汝陽侯夫人,剩下的就是她的表姐江寧侯夫人了。
汝陽侯夫人是主家,領頭迎了上來,眉眼舒展,鼻挺唇豐,大約是個爽朗的性子,手一抬,就要給江宛行禮。
江宛側身受了半禮,又福了回去。
汝陽侯夫人這樣做派,其餘夫人自然跟著她。
江宛落落大方,依舊只受半禮,卻也坦坦蕩蕩受了半禮。
夫人們身後都跟著自己家的孩子,江宛也看了個遍。
孫羿避開她的視線,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程琥黑著臉,偶然瞥來的一眼中隱隱含著歉疚,江辭眼圈有些紅,頭髮也亂了。
江辭身邊比他略高一些的男孩子,應該就是郭倉,模樣與他母親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至於站在角落的畏縮少年,想來是那位挑事的李牘。
江宛一笑:“諸位姐姐不必讓了,我年紀最小,坐在末位是應該的。”
她說著,坐在了靖國公夫人的右手邊,對面是孫太尉夫人。
汝陽侯夫人看她已經坐下,也不多勸,自坐在了主位上。
江宛一坐下,就朝江辭招了招手。
江辭見了,露出一個笑來,快步走過來,就像其他男孩子一樣,站在長輩身後。
汝陽侯夫人笑道:“倉哥兒,快去給鄭國夫人見禮。”
那個白白淨淨的男孩子就走到江宛面前,拱手施禮道:“見過鄭國夫人。”
春鳶遞給江宛一個喜鵲登枝的荷包。
“不是什麼好東西,拿去玩吧。”
“多謝夫人。”郭倉雙手接過,然後交給一邊的丫頭。
汝陽侯夫人含笑看著郭倉:“倒是不巧,本該叫燕姐兒也來見一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