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春種(第1/2 頁)
春天的風,颳得更加肆無忌憚,時不時還捲起沙塵暴。
雖然氣溫有了明顯升高,可“呼呼”的西北風讓人不敢脫去厚重的棉襖。
早上天還沒亮,馮德昌和王秀芬就已經在院子裡摻肥料了,把肥料和種子按一定比例摻勻,再裝進肥料袋子裡。
等馮雪瑩起床,周桂花的荷包蛋已經端上桌了。幹活的時候每人都有一個雞蛋,馮德昌是兩個。
快速吃過飯,架好馬車,拉著摻好的小麥種子、木頭耙和犁、石頭磙子,還有一包油香和一塑膠桶熬好的茯茶。
王秀芬牽著馬,馮雪瑩和媽媽並排走著。
馮德昌拿著鞭子,趕著兩頭牛走在後面。
走到地頭,馬車就得卸了。自家地在裡面,東西得靠人一趟趟背過去。
馮德昌首先扛起犁往地裡走去,肥料袋子大概有一百斤,王秀芬和馮雪瑩兩人抬著一個走。
大家都累得氣喘吁吁,尤其是馮德昌來回跑了好幾趟。
幹力氣活的時候,男人確實有優勢,這也是農村人一定要生兒子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馮德昌喝了一口茶,就給兩頭牛加上檔杆和犁,開始犁地了。
他抓著木頭犁上的兩個把手,一隻手還捎帶著鞭子,扶著犁,吆喝著牛走起來了。
犁頭所到之處,地面上就劃出一道溝,裡面黑溼的土被翻了過來。到了地頭轉個圈,再犁回來,如此反覆。
第一天犁地,兩頭牛的配合沒有那麼默契,馮德昌時不時要甩上兩鞭子。
馮德昌犁地的動作非常絲滑,看似地很鬆軟一樣。其實這是個力氣加技巧的活。
扶犁的勁要用得大小適中,勁太小犁進不去,只能翻個表皮,有水分的土還沒翻出來。
用勁太大,太消耗體力,堅持不了多久。
一會兒功夫,馮德昌的身體就熱起來了,他脫了棉襖繼續犁。
這時候,馮雪瑩和王秀芬幾乎是閒著的,暫時沒有能幹的活。她們倆拿著鐵鍬在溝裡挖蕨麻吃。
它剛剛露出個小芽,一鐵鍬豎著挖下去,把土往旁邊一翻,就會看到好幾根蚯蚓一樣的植物。棕褐色,粗粗胖胖的,拿起來把上面的泥巴擦掉,就可以吃了。
又甜又水,還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味。如果挖多了,帶回家曬乾可以熬粥,做大米糕等。
這是吃蕨麻最好的時候,隨著它的葉子越長越大,下面的根就慢慢空了。
地已經犁出小半塊了,王秀芬和馮雪瑩的活也來了。
她們把馬牽過來,用繩子把木頭耙套好,要把犁過的地再耙上一遍,才能讓地更均勻、平整,適合播種。
王秀芬使喚著馬,馮雪瑩則盤腿坐在耙上。這是她最愛乾的活,以前都和姐姐搶著坐。
木頭耙自身重量比較輕,必須要加些重量才能把地耙好。年齡大的人都不愛坐,找個蛇皮袋子裝滿土,往上一放就行。
年輕人卻覺得好玩,在幹活的時候還能享受坐馬車的待遇,大家自然不會錯過。
隨著木頭耙一圈一圈地經過,地上的小溝都被填平了,黑土和乾土也混合在了一起。地變得均勻又平整。
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感覺沒幹多少活呢,肚子已經餓了。
如果在離家近的地上種,大家會放下活,回家吃頓熱乎飯,再回來接著幹。
馮德昌在出門的時候就沒打算回家吃飯去。日子那麼短,一來一回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
再說就一頓飯,湊合點什麼不行。
他們一家三口剛坐到田埂上,馮德昌就衝旁邊地上喊:“建軍,來這邊吃。”
“好,這就來。”丁建軍大聲回應。
丁建軍也是個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