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舉中不支援他或他所在政黨的候選人),但可能不會對美國的整個政治體制不滿。社會也不會因這種不滿而陷入分裂,更不會因此而陷入政治*。所以,為了追求穩定的合法性基礎,一個社會應該設法把這三者分開,而不能統為一體。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也是可以把這三者分開的。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公眾對國家體制的高度認同。就我們國家而言,雖然人民群眾在總體上認同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但我們的政治體制還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某些方面的具體體制還不能令人民群眾完全滿意,因此我們要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不斷完善各項具體制度規範,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民權利保護機制和公共權力制約機制,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建設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使人民群眾在實踐中自覺深化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在當代,*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成為評判政治體制的重要依據,因此,加強*政治建設對合法性的鞏固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要建設有效政府,也要建設*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廉潔政府、回應型政府、服務型政府。
經濟增長與合法性的“政績困局”(6)
第三,加強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工作,強化意識形態對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支援。意識形態是合法性建設的重要方面。在一定意義上,合法性就是要使政治權力在意識形態上獲得合理性。說到底,合法性建設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信念:現存制度最適合於這個社會。要達到這一目標,除了上述第二點所提出的制度本身的完善外,當然也離不開政治體系自覺的意識形態工作。因此儘管具體形式和手段可能不同,但任何政治體系必然要進行意識形態工作,這是確定無疑的。就中國來說,強大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力一直是執政黨的優勢之一。建國後儘管在一定時期內我們在意識形態上犯了一些錯誤,如意識形態的教條化、簡單化,以及把意識形態提高、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意識形態工作對合法性建設的意義。那種把合法性主要建立在意識形態上的做法固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持久的,但完全否定意識形態對合法性的意義,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工作一度有所弱化,並帶來了一些消極後果,我們要吸取教訓,在抓好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同時,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要透過有效的意識形態工作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支援。當然,社會環境的變化也要求意識形態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等也要隨之改變。在當前,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我們應該注意:首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堅持*主義同發展*主義結合起來,不斷開拓*主義理論發展新的境界。教條化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大敵,我們要適應實踐的發展,堅持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對*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既要堅持*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善於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其次,加快構建不同層次的思想文化平臺,保持主導意識形態足夠的彈性和包容性。社會在發展,作為對物質能動反映的思想意識也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表現出高度的靈活性。著名經濟學家諾斯曾指出:大凡成功的意識形態必須是靈活的,以便得到新的團體的忠誠擁護,或者作為外在條件變化了的結果仍能得到舊的團體的忠誠擁護。意識形態的彈性和包容性是其對合法性促進作用發揮的基礎,僵硬的意識形態只能使執政黨和政府遠離群眾、遠離社會。意識形態工作必須要適應時代和形勢發展,主流意識形態必須包容和反映社會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和要求。再次,加快民族文化建設,以民族文化抵禦全球化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