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唯唯,那有甚麼筆呢?」
小夥計趕緊遞上,東家給了個讚賞的眼神,「這是小兒練字的筆,筆桿是竹子做的,毛是野兔毛。十錢一支。」
「那我要《說文解字》、《急就篇》、《勸學篇》、《論語》和《詩經》各一本,這紙五十刀全要了,墨也要了,還有毛筆給我拿十支。倒是石硯,東家你得多送一個,可否?」
「唯唯。我算算多少錢。」東家拿過小夥計遞過來的算籌,打得霹靂哇啦響。
小夥計羨慕的看著那雙手,也不知道自己甚麼時候能學到這些,今天看東家似乎挺高興的,要不晚點問問?
「一共是六銀一百二十錢。」霍香梅扭頭一看,原來是小二算了出來,也不知道對不對,剛剛自己沒算。
東家很快也算了出來了,「一共是六銀一百二十錢。」
剛剛那個小兒說了,東家也聽到了,只是沒想到居然和自己算的一樣,自己還是用算籌的,也不知他怎麼算出來的,「小兒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告訴阿叔,阿叔送你一支筆。」
小二知道自己算對了,挺興奮的說,「就是這麼想就出來了。」
東家一頭黑線,那是怎麼想?這孩童估計是在這方面有天賦吧,也不多問了,遞給小兒一支筆,「這是送你的。」
其他幾個娃羨慕啊,可是也知道不能開口要。
東家讓小夥計用布包好,放進許三郎帶進來的籮筐,布的錢也不收了。
許三郎付過錢後,趕緊背好籮筐帶著孩子離去。小夥計在後頭熱情的說,下次再來,下次更便宜了。
花了這麼一大筆錢,霍老爹和許三郎都是痛苦並快樂著,要知道這錢在戰亂前,已經可以買到一畝半的好地了。
一家子也不在外面吃了,回到館舍,在館舍裡隨便吃了點粟米羹。
晚上也不出去了,和同村的人打過招呼,按照約定明天早上要早起家去。
離家兩天,也不知家裡怎樣了。羊、雉子和大彘都託付給王李氏餵羊,霍香梅也有點歸心似箭。
晚上就著油燈叫了教了幾個孩子幾句《急就篇》開頭的幾句: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
周千秋,趙孺聊。爰展世,高闢兵。
鄧萬歲,秦妙房。郝利親,馮漢強。
幾個娃自發的搖頭晃腦的念著,霍香梅也想不明白為甚麼要搖頭,自己試了下,感覺還挺有意思的,還能預防頸椎不舒服。
霍老爹和許三郎坐在旁邊也跟著念,尤其是許三郎還特意問怎麼寫。
之後,一家人洗洗,就睡了。也沒有床上活動,明天還得早起呢。
第47章 小七戴花歸家心切
天微微亮的時候,霍香梅就把孩子給叫了起來。粱邑離家遠,不早點的話,估計天黑都難以回到家。
在館舍簡單的喝點粟米粥,霍香梅整理買來的東西,孩子的儺戲面具和木劍讓他們各自拿好,小四的頭繩紙花都塞進她的小挎包裡。今天早上起來給梳了兩個小包包頭,用一紅一黃的小木棉花毛球綁起來,非常的養眼。
小七看到後,強烈的表示他也要這樣綁。於是霍香梅也只好給他綁了一個小包頭,他臭美的搖晃著腦袋,讓阿兄阿姐看他頭上的花,好好看。
小五小六強烈鄙視說,「小娘子才戴花。」
小七說,「我現在是小娘子,等我不戴花了就是漢子。」
……
拿著籮筐和村子裡的人在館舍大廳匯合,他們家也有人出去買路上吃的吃食了。
等許三郎還有其他漢子回來,眾人就一起上牛車歸家去,離開粱邑城門時不用再繳費,但是戶籍和介紹信還得看,在介紹信上蓋個章,才放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