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安靜……安靜……」里正敲響手中的鑼,「今天叫大家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跟大家說說。」
眾人嗡嗡嗡的聲音終於停了下來,都伸長脖子看著里正。
「前兩天我得到一個訊息,蒙大王聖恩,粱邑和藺縣都會建書院。每個下面的村子都會鼓勵自辦私塾。明年下半年九月,藺縣縣長將會安排各個村的娃進藺縣考試,透過考核的人,有機會留在藺縣的書院讀書。而在藺縣書院讀完的人將去粱邑書院考試,粱邑書院讀完透過的人直接去洛陽考試,最後透過的會被授官。」
前兩天聽了許三郎的話,里正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相信了,但是他有他的門路,所以昨天他上藺縣找人了,知道的確是真的,聖旨已經下達到粱邑,藺縣也快收到邑長的下令了。
「哇,真的假的?讀好書就好了嗎?」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那舉孝廉呢?舉孝廉還有用嗎?」
「不知讀書要多少銀錢?這聽起來要讀很久啊。」也有人很清醒的問到這問題,畢竟真到授官,一路下來,時間都會在裡面了。家裡的農活怎麼辦?半大小子就能幹很多活了。
「安靜……安靜!」里正不得又敲響鑼。
等眾人安靜下來里正才開口說話,「以前,我們村也沒有辦過授課識字的私塾。只是在村頭那間塾,每到冬天都有父老去給娃講古。現在不過是變個形式而已,把講古變成講課。」
眾人小聲的說,這倒是。
「我昨晚前去拜訪父老張書誠,還有識字之士楊有為。他們都表示願意前來教導村中稚子。」
里正向鄉親們介紹他拜訪的這兩人。
「原來的本村的村民,應該都認識張父老。張父老曾經舉孝廉,做過主簿,後來戰亂,不再出任。以後將由他教導稚子算術及其他。具體由他和小楊先生安排。」
「小楊先生是新面孔,今年才十五歲。但識字不少,由他為孩童啟蒙,那是再好不過了。而且小楊先生不是一直教下去的,明年他也會一起到藺縣參加考試,以後也是要當官的。」
做過主簿,眾人倒是很尊敬的,能學算術那是非常好的事情,以前一般農家娃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這個小楊先生看起來好年輕,不過既然能得到里正的肯定,說明還是有能力的。
眾人紛紛向兩位先生問好,畢竟以後自家娃就在他們手下生存了。
「張先生,我家狗子不聽話,你儘管打,打不死就好。」
「小楊先生,我家大娃叫王山子,二娃叫河子,以後你家的彘肉我包了。」這一聽就是王大兄說的,也不知道他甚麼時候收到訊息,攤都不出就跑回來了。
「小楊先生,你家需要幹甚麼活,叫我家大娃回家說就行了。隨時隨到。對了我家大娃大名是李有才。你叫楊有為,這一聽就知道是非常好的關係的。」辛苦你了這位漢子,這樣的理由要早出來,也不容易啊。
「張先生,你上課可以多提問我家小二,大娃也可以,他倆的算術非常好,能給他們姥爹和阿孃管帳呢。」許三郎看見周圍的人都在向兩位先生推薦自家的娃,趕緊也跟上。
霍香梅都恨不得把腦袋塞進褲襠裡,這許三郎不是進縣買糯米了嗎?剛剛她都沒有看見他。有這麼誇自家娃的嗎?還在那麼多人面前。不過,請相信自家大娃小二真的很好呢。
這就是做家長的虛偽,像霍香梅這樣的,隔壁家的小孩多好多好。
……
兩位先生,就張書誠是見過世面的,人也比較圓滑,聽到家長們各自推銷自家孩子,還樂呵呵的表示一定好好栽培,家裡有事也會找他們幫忙。楊有為就差點了,才十五歲的小年輕,被鄉親們說得臉紅耳熱,滿頭大汗,不停的拱手,話都說不出幾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