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這個妹妹長大後是個戀愛腦啊。(第1/2 頁)
許外婆育有兩兒兩女,陳淑蘭排行老小,上頭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數她現在過的最好,畢竟也是市裡有房的人。
許蘇的大姨叫陳淑梅,嫁在隔壁村,生了兩兒一女,對比陳淑蘭這個親媽,反倒是這個大姨讓許蘇更親切。
陳淑梅的日子也不好過,和自家男人在地裡刨食供著三個孩子上學,但每次回孃家,她都會給許蘇這個外甥女帶點零嘴,幾顆奶糖,兩個橘子,反正每次都不會空手來。
許蘇的兩個舅舅的家都是泥磚房,兩兄弟的房子並排,是許外公在世前就幫著他們建好的。
又一家分得十幾畝田,靠著地裡的產出,和農閒時候偶爾去城裡做點小工,來攢家當。
日子都過的很苦,不過他們對許蘇都不差,包括兩個舅媽,從沒給過她臉色看。
前十六年,哪怕是寄人籬下,許蘇也過的很幸福,反倒是回了親生父母身邊,過起了看人臉色的生活。
大舅媽在院子裡曬東西,見到許蘇回來,眼神一亮,“蘇蘇回來了,快,裡面坐,我家妮妮剛剛還提起你呢,猜你國慶節會回來看看,沒想到一轉頭就真回來了。”
屋裡頭的表妹陳妮聽見聲音跑出來,看見許蘇也是開心的大叫,一把抱住她:“姐!你終於回來了,市裡好玩嗎?你們學校放幾天假啊?能在家裡待多久?”
陳妮是大舅的小女兒,比許蘇小一歲,今年初三,上頭還有個哥哥叫陳樂,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已經去了鵬城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
“我們學校放三天假,能在家裡住兩天,三號坐車回去。”看到年輕了十幾歲的表妹,許蘇笑容很真實,她問:“外婆不在家,是去哪塊地裡了?”
許外婆今年六十出頭,常年勞作身子骨很硬朗,自己種了兩畝地,兩個兒子幫著春種秋收,另外還有好幾塊菜地,位置許蘇都知道,但是她不確定現在外婆去了哪一塊地裡。
陳妮說:“奶奶和我爸還有小叔他們吃完飯就去後山那塊地裡摘花生去了,我寫完作業也要去的。”
陳妮和她媽說了一聲,跟許蘇去了隔壁小舅舅家,喊上了小舅舅家的兩個表弟,四個人一起去地裡找許外婆。
大表弟也是讀初三,叫陳冬,小表弟陳軍這學期剛剛小升初。
許蘇在外婆家讀書時,只要放假在家,幾個表弟表妹的學習有哪裡不會的,都細緻的講解,一點點掰開揉碎了講給他們聽,用他們的話說,那就是比老師都講的明白。
見到許蘇回來幾人都很高興,一路嘰嘰喳喳的一邊聊一邊跑去地裡找許外婆。
遠遠的就看見兩個舅舅和外婆在地裡拔花生,其實花生地不算大,三個人一下午就能將花生收完。
看見幾個孩子中的許蘇,許外婆站了起來,語氣關切:“回來了?這回能在家待幾天?”
時隔一個多月,再次見到活生生的外婆,許蘇眼裡又控制不住的流出來,強忍著鼻酸說:“放了三天假,我三號下午再坐車回市裡。”
“哭什麼?在市裡受委屈了?”許外婆眉頭一皺,“你爸媽是不是給你臉色看了?”
大舅陳國華是個普通的農村漢子,他正在彎腰甩花生根部的泥土,聽見這話轉頭看了過來:“跟舅舅說,真要受委屈了咱們就轉回縣城上學,別怕,舅舅供你上學,不要他們養。”
小舅舅陳國強也認可的點頭:“你爸媽也真是,這麼久沒見閨女,也沒想著彌補一下關係嗎?”
許蘇搖頭,一眼都捨不得錯開的看著眼前的老人,“他們沒有給我臉色看,我就是想外婆了。”
許蘇前世國慶假期沒有回來,那時她剛到新家沒多久,不敢跟父母提什麼要求。
當時的想法是盼著過年的時候,陳淑蘭能帶她回孃家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