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姜後為人親和,並沒有什麼架子,攜著阿妧在上首入座之後,微笑著接受了堂下來客們的行禮。她讓眾人落座,隨後對阿妧道:&ldo;你帶著女郎們去那邊的望樓吧,就在那邊畫歲朝,兒郎們在園子裡打馬球,你們在那裡也瞧得見。&rdo;
座中的女孩們聞言都興奮起來,她們早先已經知道了今日要比試畫歲朝,有幾個是洛陽城裡素有才名的,互相之間也不很服氣,故而一早就存了暗暗較勁的心思。
阿妧在幾位女官的陪同下,帶著二十幾位女孩子一起來到明思園的望樓上。
這些女孩子大都長在洛陽,彼此之間相熟,有要好的便約好了一起作畫,於是很快便分出了十來個隊伍。
望樓上闊大的廳堂裡並排擺放著十幾張長條的畫案,女郎們站立在案前,或提筆,或沉思,身後的侍女則安靜地立著。
阿妧右手邊是清河崔氏的一個女郎,生得明麗端艷。她起先執著畫筆,沒有畫多久,眼角餘光瞥到一旁的阿妧,見她側顏柔和靜美,從修長的脖頸往下,到纖柔的肩膀和手臂,曲線十分的優美漂亮,不禁看住了。放下畫筆,走到阿妧的身邊看她作畫,見青山茅屋已經初具雛形。
過了一會兒,她問道:&ldo;姜妹妹怎麼也是一個人?&rdo;
阿妧畫得認真,沒注意到近側站了一個人,等到聲音響起,才意識到是在叫她。
&ldo;我嗎?&rdo;阿妧轉頭去看她,微笑著道,&ldo;我初來洛陽,各位姐姐妹妹都還不太認得,是以不敢冒昧相擾。&rdo;
對方沒有再說話,而是點點頭,請她繼續。
阿妧於是接著作畫,只是有人在旁邊看著,不免讓她感到有些微的不自在。她一面低著頭運筆,一面關切地道:&ldo;崔姐姐不畫麼,我看時間快要到了。&rdo;約定的時間是一炷香。
崔青蘅笑了笑:&ldo;我不急。&rdo;
阿妧聽她這話,不免又偏過頭來看她一眼,見她目光仍落在自己的畫上,似乎是在很認真地品鑑。
等到阿妧最後落筆,不知道是誰驚呼一聲:&ldo;哎呀!他們來了!&rdo;
廳堂裡的少女聞言,齊齊抬頭,有急性子的提著裙擺就往望樓的欄杆邊跑去,果然看見錦衣輕裘的兒郎們已經結束了馬球比賽,騎著馬出了園子,正成群結隊地向著望樓這邊過來。
品評的人快要到了,阿妧不禁看向一旁的崔青蘅,卻見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俯身提筆,動作不疾不徐,然而落墨極快,寥寥數筆便畫出了一幅寒山孤松圖,接著又在畫紙的上方空白處題詩,也是眨眼之間便已完成。定睛一看,竟是狂草。
阿妧心裡有點驚訝,不由贊道:&ldo;崔姐姐果然好文才。&rdo;
崔青蘅又是一笑:&ldo;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才華遠不如你,只勝在勤奮,多練了幾年而已。&rdo;
她們這邊說話,那先前跑出去的女郎回過頭來,笑著問屋子裡的人:&ldo;你們說,他們那邊是誰贏了?&rdo;
&ldo;那還用問,必定是成安殿下。&rdo;
成安王蕭權,魏帝第二子,生母早亡。其為人勇武,有氣力,這幾年在洛陽大大小小的賽事中向來都是出風頭的那一個,故而方才那女郎這麼一問,立刻就有人這樣回答。
&ldo;那姑娘這一回可就猜錯了,&rdo;女孩們還在嘰嘰喳喳地討論,一個下等武官打扮的男子上得樓來,他負責馬球賽的裁判一事。沒有入內,而是就站在樓梯邊向女郎們道,&ldo;成安殿下與平原殿下各自帶領著一隊,這回勝的卻是平原殿下,而且是大勝!&rdo;
&ldo;平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