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客軍受欺 焚琴煮鶴(第1/4 頁)
八月二十七日,楊鶴召集眾將領去西安會晤軍事,三邊總制行轅議事堂內,王樸作為一個小遊擊,只能坐在最外側,連椅子看木料都比別人廉價許多,應是臨時添的座位。楊鶴從大門踱步進來,身後兩個隨從一人舉著尚方寶劍,一人託著木盤,上陳總制官印。眾將領起身參拜,待禮畢落座後,楊鶴說道:“剿賊之事久拖未決,聖心焦慮,多次催促。奈何糧餉不足,軍士多有懈怠,眾位同僚請不吝珠玉,進獻良策。”
堂上一片鴉雀無聲,竟落針可聞。
楊鶴微微嘆氣,忽見王樸這個生面孔,遂問道:“王節制是客軍,一直駐守潼關,軍餉該是不缺吧。”
“回稟總制大人,莫將只有一千兵丁,軍餉倒是不缺,只是人少了一點,難堪一用。”王樸忙起身回稟。
“豈有此理,朝廷給你開的是兩千兵額,為何只有一千兵。”楊鶴怒道。
“回稟總制大人,餉銀漂沒了一些,莫將拿到手裡的錢只夠養一千兵。”王樸這話惹來滿堂鬨笑。
“哼,你在平陸拿一千兵平了一萬賊軍,塘報上沒有瞎說嗎。”楊鶴斜眼冷笑道。
“那我哪敢瞎說,欺君是要殺頭的。”王樸十分無奈的回道,這種問題如果不立刻否認,回頭被參一本,以崇禎的暴虐還不把他的吃飯家伙擰下來傳首九邊才怪。
“那你這一千兵必是精銳無疑,本官命你去宜川平滅賊軍紫金梁,你可有信心取勝。”
“沒有信心。”王樸見了這個架勢,心裡撥涼,這是要給自己小鞋穿啊,忙推脫道。
“一萬賊軍你能滅的一次,為何此時就不能滅第二次。”楊鶴並不打算放過王樸。
“山西的賊軍沒有造反經驗,傻乎乎的固守一地,我的兵馬以重甲步兵為主,強攻進去就能從容剿之。陝甘一帶賊軍都有多年的造反經驗,打不過就四處流竄,我的兵披著重甲,哪能追的上。”
“喔,言之有理,朝廷給我送來了十幾副重甲,據說這種蝦殼樣式鐵甲是你的手筆,確實十分沉重,你有多少騎兵。”楊鶴倒是挺講道理。
“一百。”
“那本官就給你九百匹駑馬,讓你的軍馬都能以騎代步,限你三個月內務必剿平紫金梁。”
“這。”王樸臉色大變,幾乎要破口大罵,陝甘這地方的王八羔子們太不是東西了,居然叫他一支客軍孤軍深入去打硬戰,天下間哪有這種道理。“若莫將不肯呢。”
“哼,抗命不從,立斬,王節制,你該知道,這把御賜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勿要自尋死路。”楊鶴眯眼冷笑道。
“莫將領命,請總制大人再給予糧五百石,馬草一百石和六百民夫,送往潼關。”明代的文官殺武將,就跟殺小雞似得,王樸此時勢單力薄,只好聽命,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
“沒問題,待王節制得勝歸來,本官必親自出城相迎,上表舉薦王節制為一鎮總兵,大明從來未有年僅弱冠的總兵,王節制要好好把握此機會,成就一段青史留名的佳話。”楊鶴恩威並施,馭下果然有一手。
“好,莫將必不辱使命。”王樸心裡快速盤算了一番,覺得有把握取勝。
目前神甲營一共有火銃兵四百人,擲彈兵一百人,重甲步兵三百人,騎兵一百人,炮兵一百人,累計一千整。其中一百火銃兵駐留在平陸縣碼頭。雁門關留守一百火銃兵,此外還有不領軍餉的娘子火銃兵五百人,成員是士兵的家屬女眷,火銃這種武器即使女人也能操作,所以經過嚴格訓練的娘子火銃兵可用來看家。手頭能調動的軍馬是兩百火銃兵,一百擲彈兵,三百重甲步兵,一百騎兵,一百炮兵,加上自己的親兵五十人,總數八百五十人。九百駑馬正好每人一匹,還有五十匹剩餘,都配給炮兵,馱運炮彈火藥。楊鶴徵發的六百民夫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