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3 頁)
檔案特別指出,中國認為,安理會改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擴大問題,也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方法等重要問題。安理會改革應遵循以下原則:提高安理會的權威和效率,增強其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的能力;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性。發展中國家已佔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2/3以上,但在安理會的代表性嚴重不足,這個狀況必須糾正;應讓更多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有更多的機會輪流進入安理會,參與決策;堅持地域平衡原則,併兼顧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涉及各地區的改革方案應首先在有關地區組內達成一致。中方認為,一些國家倡導的地區輪任原則值得重視和考慮。堅持協商一致原則,是《憲章》的重要精神,目的是兼顧各方,特別是中小國家利益。只有經過協商一致做出的決定才能贏得最廣泛的信任和支援。中方反對人為設時限,反對強行表決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至此,據來自聯合國的訊息人士透露,在看到中國在此問題上的明確立場後,支援改革方案,尤其支援日本&ldo;入常&rdo;的國家,其實已不到30個,此情況使日本大驚。因此,日本想繞過中國達成其&ldo;入常&rdo;的意圖,是得不償失的做法,它事實上已封死了自己的&ldo;入常&rdo;之路。
鑑於中國不支援日本馬上入常,義大利反對德國入常,巴基斯坦反對印度入常,阿根廷反對巴西入常,同時,俄羅斯支援中國的立場,法國贊同德國的立場,英國仍在猶豫不決這一現狀,美國國務卿賴斯對新聞媒體表示:&ldo;聯合國面臨許多改革,我們認為安理會改革肯定需要考慮,但在所有各方達成共識前需要冷靜和深思熟慮的磋商。&rdo;可見,美國明確反對對&ldo;四國聯盟&rdo;強行推動的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進行投票表決,並呼籲其他國家一起反對。
2005年7月21日,&ldo;團結謀共識&rdo;運動提出安理會擴大決議草案,反對新增常任理事國,建議將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從目前的10個增加到20個。擴大後的安理會所有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將為2年或3年,可以連選連任。7月26日,義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斯帕塔福拉在聯大發言中批評&ldo;四國聯盟&rdo;中的個別國家不惜透過&ldo;敲詐勒索&rdo;的手段,不惜以削減對一些國家的經濟援助或是中止援助專案相要挾的方法,為其&ldo;入常&rdo;尋求支援。他說,這已不是&ldo;塞錢&rdo;買票問題,而是一個倫理和道德問題,是對聯合國部分成員國的&ldo;勒索&rdo;。他呼籲各國對這種&ldo;勒索&rdo;行為說&ldo;不&rdo;,以免聯合國的信譽及其改革程序受到損害。
◆ 日本入常策略犯了三大錯誤
儘管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試圖對近來的事態發展給予積極的評價,宣稱許多國家在最後一刻才會表明他們支援由日本主導的安理會擴大決議草案的立場,但是,日本外務省一位高階官員的話給了小泉當頭一棒,這位官員說:&ldo;目前形勢變得非常困難。就現在的情況看,日本入常根本不可能。&rdo;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日本為什麼陷入如此困境?這主要應從日本自身找原因。概括起來,日本的入常策略犯了三大錯誤:
一是日本協調德國、印度、巴西另外三個&ldo;爭常&rdo;國結成&ldo;四國聯盟&rdo;。本來反對這四個國家&ldo;入常&rdo;的國家,都帶有明顯的地區性,有的國家反對某個&ldo;爭常&rdo;國家&ldo;入常&rdo;,可能因為自己想&ldo;入常&rdo;,或可能出於不服氣;有的雖表示反對,但意見並不強烈,還在觀察情勢變化。但當&ldo;四國聯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