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3 頁)
熟悉不過了,當年,只要他一出現,大門兩側的軍官與士兵就會向他致敬。而如今,這裡物是人非,不知他心中作何感想。
被起訴的日本戰犯共28人,但從囚車上下來的只有26人,另外兩人坂垣徵四郎和木村兵太郎這天早上從泰國曼谷的美軍戰俘營起運,將被直接押送到法庭。《朝日新聞》記者對戰犯們的出現做了這樣的描述:&ldo;這群戰犯,就像一支匆匆送葬的隊伍。&rdo;
戰犯們走得很慢,相互間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坎沃奇中校要求他們以這樣的速度和隊形走進法庭,以便於記者們攝下他們各自的&ldo;尊容&rdo;。當走在末尾的賀屋興宣進入法庭大門後,厚厚的玻璃門隨即關閉。上午11時13分,一陣鈴聲響過,以首席檢察官季南為首的盟國檢察團步入大廳,嘈雜的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隨後,26名被告在憲兵的押解下列隊走進有圍欄的被告席。戰犯們的表現不盡相同:東條英機昂著頭,故作鎮定地走進大廳;前外相松岡洋右面色蒼白,鬍子亂糟糟的;在&ldo;密蘇裡&rdo;號上簽署日本投降書的前外相重光葵拄著一根柺杖,一瘸一拐地走進審判廳;東條內閣的大藏相賀屋興宣像個小學生一樣,不停地東張西望。
當法庭執行官高聲宣佈開庭的時候,法庭裡的所有人起立,迎候法官入場。在一片肅靜中,衛勃庭長率領著身著黑色法袍的法官們威嚴地走入法庭,登上審判席。梅汝璈法官就坐在衛勃的左側,這個位置很顯著,便於和庭長直接交換意見。在以後的庭審中,梅汝璈在這個位置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梅汝璈在當天的日記裡,記下了他在法庭上的心情:雖然每個法官桌上都擺著一張很清楚的犯人照片,而且這些照片是依照他們的坐次排列的,但我只注意到坐在中間的東條和土肥原,尤其是東條,簡直一動不動,和石膏塑的一樣。其次便是&ldo;南京大屠殺&rdo;的總兇手鬆井石根。我的天呀,這簡直就是一個馴服得像綿羊似的老好人。看到他,我想起可憐蟲。英文報上說,這位當年殺人如麻的大將,很像一個失了業或欠薪很久的銀行小書記。這話再恰當沒有了。這些人雖然姓名都曾煊赫一時,但是他們此時此地的表現卻很平凡,怪不得《星條報》今天描寫戰犯形態&ldo;不像當年一個強大帝國的統治者之一群人&rdo;。真的,這群傢伙今日確實絲毫沒有當年的威風和豪氣,他們平淡得好像你在東京或上海任何公共汽車裡可以碰見的一車搭客一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