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ldo;你說的是臺灣琉璃,那是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來,起源於古埃及&l;費昂斯&r;工藝。與古法琉璃的成分差異很明顯。僅僅是外觀看起來相似罷了,不過臺灣琉璃確實也是珍貴的藝術品。&rdo;
陳爺頓了頓,看著兩人:&ldo;琉璃、金銀、玉翠、陶瓷、青銅。古法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與金、銀、珊瑚、蜜蠟、硨磲和瑪瑙並稱為佛家七寶。&rdo;
&ldo;恩、恩&rdo;jane不住的點頭,輪迴給介紹的人果然不是一般人。
見店門關閉,店員也已經離開,陳爺示意jane再次開啟盒子。他現在才開始緊張起來,一向硬朗的身板竟有些抖動,之前他僅僅晃了一眼盒子裡的東西,便斷定那不是尋常之物。如果真如輪迴所說的,是佛寶,那麼,今天或許會成為他生命中最值得紀唸的一天。這樣的日子,這樣的時刻,很難不激動,更沒有心情和時間去接待別的客人。
畢竟風雨經歷得多了,心態很快就恢復如常。他定了定神,深呼一口氣,轉身從身後的櫃子裡取出手套和一個高倍放大鏡,準備開始鑑定。
七彩琉璃璧,靜靜的躺在看似簡陋的盒子裡,陳爺用右手輕輕的撫摩著它,花紋很特別,我看看到底是什麼,他說道。
一雙火眼金睛透過放大鏡仔細檢視,老人眉頭緊皺,眯著眼睛,表情嚴肅。
&ldo;嘖嘖梵文……古體梵文…精美…哦喲不得了……&rdo;陳爺依然專心的埋著頭,嘴裡不時冒出幾個詞和感嘆。
好一會,他終於把琉璃璧小心的放回盒子中,閉著眼睛一言不發。輪迴和jane的手裡都捏著一把汗,不知道陳爺能看出什麼名堂。
片刻之後,陳爺睜開眼睛看著面前的兩個年輕人,示意jane可以收起盒子。
&ldo;這些細小的花紋……是&l;貝葉經&r;。&rdo;老人開口了。
&ldo;經書?!&rdo;jane小聲的問了一句。
&ldo;不,不是經書。&rdo;陳爺糾正她:&ldo;最早的佛教經書,是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所以被稱為&l;貝葉經&r;。而實際上,我說的是用於書寫經書的文字,一種罕見的古老字型--古梵文,我們同樣稱它為&l;貝葉經&r;。&rdo;老人站起身來,用手揉捏著自己的額頭,或許剛才的鑑定太用神了。
輪迴見狀,轉身向依然一頭霧水的jane解釋道:&ldo;梵文,是印度-亞利安語的早期形式所定的名稱。不僅是印度的古典語言,也是佛教的經典語言。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大部分梵文,都屬於拉丁梵文。根據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說法,在時間上,梵文以唐、宋為界,唐宋以前的梵文已經蕩然無存,唐宋以後的梵文有五印度的差別。唐宋以前的梵文,連一本原經都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後的梵文,有南印、北印、東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rdo;
&ldo;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就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儀節而絲毫不差地儲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唐僧取經時的經書也是用梵文寫的。&rdo;
&ldo;說的不錯。&rdo;陳爺重又坐下,輪迴的講解很正確。
&ldo;這塊琉璃璧,有2500多年的歷史,屬於釋迦牟尼同時代的聖物,而且很有可能是古印度的作品。做工精美、色彩自然,氣泡極具生命力,我也見過些古法琉璃,但只有這塊才可以說是國寶級的。&rdo;陳爺接著了宣佈自己的鑑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