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ldo;公元前六世紀的某一天,在美麗的藍毗尼花園,也就是現在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一位夫人沐浴上岸後,用右手攀住一棵無憂樹的樹枝略作休息時,生下了一名男嬰。&rdo;
&ldo;迦毗羅衛國王,首圖馱那--淨飯王是他的父親。男嬰的母親名叫摩訶耶,是與迦毗羅衛場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這名男嬰的名字是悉達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a)。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rdo;輪迴和jane聽得入神,兩人彷彿隨著老人的講述,穿越了時空去到遙遠的古印度。
釋迦牟尼就是佛陀,佛陀就是如來。
佛陀,又稱浮圖,是梵文buddha譯音,簡稱為佛。
佛陀的意義是&ldo;覺者&rdo;或&ldo;智者&rdo;。&ldo;佛陀&rdo;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
1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
2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
3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十種稱號之一,意思是從如實之道而來,開創並揭示真理的人。
&ldo;如來&rdo;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ldo;如&rdo;字就是&ldo;真如&rdo;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
它又包含&ldo;如實&rdo;yathābhuta的意義。佛經對&ldo;如來&rdo;的解釋是:&ldo;乘真如之道而來&rdo;,又說&ldo;如實而來&rdo;。&ldo;如來&rdo;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ldo;佛陀&rdo;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
&ldo;有關釋迦牟尼的生年,由於古印度典籍沒有時確的記載,各國所傳和學者研究,一般都是從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證,並從座年推算。因此說法不一,竟有60種之多。最早一說和最晚一說之間,相距達數年。不過,這並不重要,我們沒必要去追究。&rdo;陳爺抬了抬濃密的白色眉毛,眯著眼睛繼續上課。
他說道:&ldo;但是,其出生地點倒是比較確鑿,印度至今還存在這些遺蹟。公元403年,中國高僧法顯到藍毗尼朝聖。他在藍毗尼曾見過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法顯傳》中記載,&l;城東(舍衛城)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舉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凡諸佛有四處常定:一者成道處,二者xxx處,三者說法論議伏外道處,四者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來下處,餘者則隨時示現焉。迦維羅衛國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獅子,不可妄行。&r;&rdo;
&ldo;摩耶夫人在釋迦牟尼出生後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養育的。他從小學習當時教養王族應具備的一切學問和技藝。大約16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下兒子羅羅。&rdo;
毫無疑問,佛陀的貴族生活是優裕舒適的。《中阿含經》卷二十九記載他的回憶說,他擁有適合不同季節的居住的三座宮殿(三時殿),有冬天禦寒的,夏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衣著華貴,飲食豐盛;歌舞於庭,極盡享受之樂。他的父親淨飯王也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王位,成為統一天下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