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時光如梭(第2/5 頁)
世的那一片群島更名為鄭和群島。
接下來的時間裡,朱高煦如他所說的一般,儘管沒有退位,但朱瞻壑手中的權力卻開始漸漸變大。
“噼裡啪啦……”
在鞭炮作響中,時間進入了洪熙十八年,而歷史也宣佈了一代人的落幕。
正月初九,太子少師夏原吉病卒家中,享年六十八。
朱高煦追贈其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諡號忠靖,入長陵燕臺,輟朝三日。
不等夏原吉去世的訊息傳開,與他同僚數十年的郭資於正月十五日卒,年七十三歲。
得知訊息,朱高煦追贈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諡忠定,入長陵燕臺,輟朝三日。
這一年,除了夏原吉、郭資病逝,還有返回四川歸養的蹇義也隨之在三月去世。
對於蹇義,朱高煦給予了和夏原吉、郭資同樣的待遇與追贈,諡號忠肅,輟朝三日。
在此之後,總算沒有了其餘噩耗傳來,朱高煦也漸漸從朱棣去世的噩耗中緩緩走出。
在這一年,朱高煦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朝廷上下也基本上圍繞著去年制定的西域三大鐵路,漠北兩大鐵路和江南鐵路、西南碎片化鐵路,以及天下工業轉型來建設。
除此之外,便是兩京三省三十八縣的遷徙最為重要。
江西三縣二十七萬四千餘口人在去年便已經遷徙抵達,分別安置在西州的高昌、天山、蒲昌三縣,以及庭州的輪臺、金滿、蒲類三縣。
兩京三省三十八縣的遷徙從去年九月開始,戶均二十畝田以下的十四萬六千餘戶,合計七十四萬人被遷徙。
他們在乘坐火車抵達前線後,開始加入修建鐵路、開採礦藏的工作。
修建鐵路的每日工價為四十文,進入礦場工作的工價則是一百文。
儘管比起內地低了許多,但起碼比他們以前種地要好很多。
由於官吏調遣足夠多,加上許多百姓都接受過官學最基礎的小學教育,所以他們也清楚,必須等鐵路修抵,他們才能有地方被安置,於是加快手上的工作。
隨著這七十四萬人中的近三十萬男丁加入西域建設,當地的鐵路也在不斷向西前進。
洪熙十八年末,安西、北庭、河中三條鐵路進展迅速,各自推進二百到二百四十里。
洪熙十九年,朱祁鉞從中學畢業,朱高煦下放他前往西域任巡察御史,以此來為三十多年後的西進做準備。
朱祁鉞也十分高興自己還能前往西域,因此高興的接下了任務。
當然,讓太孫擔任巡察御史,這種事情很值得詬病,但由於是朱高煦做出的決定,所以並沒有人敢提出反對的聲音,畢竟皇帝現在不怎麼管事,可他要管的事情,旁人都別想阻止。
在朱祁鉞巡察西域三司的同時,朱高煦的許多兒子也已經下放回京。
洪熙十九年四月初五,朱高煦在紫禁城冊封藩王就藩。
除了最小的四個兒子,和已經就藩的三個兒子,五個兒子分別被朱高煦冊封到了北洲東海岸。
由北向南,分別是老五梁王,就藩建康府(波士頓)。
老六淮王,就藩壽春府(紐約)。
老七荊王,就藩江陵府(奧蘭多)。
老八衛王,就藩大梁府(新奧爾良)。
老九德王,就藩德州府(休斯頓)。
五個藩王並沒有藩地,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護衛,以及自己的王府內務。
五個府由北洲宣慰司管轄,官吏和兵馬司由朝廷委派。
五個府的百姓,則是護衛的親眷,以及從受災兩京三省三十八縣中遷徙。
五王分別只有一個護衛,而每個府的兵馬司初設兵馬一千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