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肥年(加更)(第4/5 頁)
不過等他看到海陸豐專營店的貨架上,那價格每公斤3000元的特級白松露,每公斤25萬元的特級食用玻璃鰻,每公斤23萬元的養殖鰻魚苗,以及商品後面一萬+的銷售量時,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那家賣白松露的公司,怪不得如此豪橫。」
趙心妍將堅果打包起來:「這可是獨家生意,當然賺錢了。」
看了一會,董鼎新才抬起頭來:「不過他們家的產品價格都挺高的,就番茄便宜一點,感覺底層老百姓不會去購買。」
「人家就是專門做高階產品的。」
「說起來,我們公司還可能和海陸豐公司有業務往來呢?」
趙心妍開啟冰箱,將需要冷凍冷藏的東西放去:「你們公司不是做實驗室器材的嗎?和海陸豐公司有什麼業務往來?」
董鼎新拳頭拍了手掌一下:「我想起來了,之前鵬城一家實驗室承建公司向我們公司定了一大批實驗器材,我記得他們就是給海陸豐公司建設實驗室的,我說怎麼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呢?」
「你們公司一年那麼多業務,你咋記得那麼清楚?」
「這件事還要從那家實驗室承建公司說起,他們的採購部負責人在我們這裡採購了一大批二手實驗裝置,然後被海陸豐公司查出來,後來我們公司還和那家公司扯皮了一個多月,所以我才印象深刻。」
「那家公司的採購負責人想兩頭通吃吧?」從事會計工作的趙心妍,很清楚一些公司採購部門的貓膩。
「應該是。」董鼎新喝了一口芬達:「嗝…今年還要感謝這個海陸豐公司,他們公司陸陸續續向我們公司採購了不少實驗室裝置和耗材。」
事實上,海陸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帶來不少的機遇。
比如董鼎新所在的實驗器材公司,就陸續向海陸豐公司供應了價值八千多萬的實驗裝置和耗材。
還有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丶鉛碳電池生產商丶農資農機方面的供應商丶水產養殖裝置和耗材的供應商丶罐頭行業的馬口鐵罐頭供應商丶食品級軟罐頭包裝袋供應商丶紙盒包裝供應商等。
這些都是直接關聯的企業。
例如蒲燒鰻魚的軟罐頭包裝袋,供應商給海陸豐公司的批發價是每個038元,一個就賺012元。
可架不住需求量龐大,每個月至少要50~60萬個塑膠軟包裝袋,每個月就有六萬多塊錢的毛利潤。
這個需求量還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趨勢,主要是大量魚丸產品也需要塑膠包裝袋。
而且海陸豐公司不像其他公司給錢拖拖拉拉,這對於上游產業鏈的供應商而言,簡直是難得一遇的優質甲方。
畢竟現在各行各業都喜歡壓貨款,通常是壓1~3個月,甚至有壓半年的。
如果僅僅是壓壓貨款還好,可有時候壓著壓著,對方直接破產或者跑路,那這筆貨款就很難收回來了。
有時候很多上游的供應商也非常難,大客戶突然破產或者跑路,甚至會導致一些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的上游企業破產。
海陸豐公司對於供應商的貨款規則,執行1361方案,特別是快速消耗的耗材,都是使用這個方案。
1是一個月。
3是30的預付款。
6是60的到貨款。
1是10的驗收款。
如果沒有問題,這個流程就是一個月內全部完成。
比如包裝袋,如果使用之後,質量不存在問題,良品率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那30天內就可以拿到10的驗收尾款。
海陸豐公司的出現,養活了一大批相關的企業。
這也是很多地區想方設法引進大企業的原因,因為大企業不僅僅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