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ldo;我生氣了嗎,我什麼時候生氣了。我為什麼要生你的氣。&rdo;她不由得對陳堯諮微微發笑,巧笑倩兮之下,如桃李爭艷,蓮臺微露,別一番風韻,惹得陳堯諮心裡顫顫悠悠,嘴裡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小娘子真是尤物多嬌,竟然引得俏郎君為之折腰,真箇一面風情深有韻。
見陳堯諮答應下來,柳青瑤高興起來,喜悅之情泛然與表。兩人說起趣事,引得燕子迴廊,鳥宿池邊,蝶戀花枝,蜻蜓點水。兩人一起散步在柳府的花園,此時雖是春季已過,卻是多蓮季節,仲夏時節,衣衫單薄絲似飛舞,翠裙青衣在蓮足輕動下,在陽光下引襯著鴛鴦似地倒影,讓人遐想無限。
……
……
六月初十九,乃是柳大人的四十大壽。古語曾言,人生四十不惑之年,這乃是為何古人大擺壽宴之原因。四十乃是一個門檻,走過了他的人才明白他的意義何在。
陳堯諮加起自己的年齡也沒有四十歲,因此他不明白。陳省華卻是明白,他已過不惑之年。所以,十九大打早,陳省華便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壽禮。賀壽送禮淵源很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以形成,《詩經&iddot;小雅&iddot;天保》記載:&ldo;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rdo;可見,賀壽是一種風俗。
而做壽也有講究,壽禮一般在四十歲以上才開始舉行,但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不能&ldo;做壽&rdo;,因為&ldo;尊親在不敢言老&rdo;。古時候的壽分上中下壽,百年之上歲為上壽,八十歲為中壽,六十歲為下壽。男女壽誕也有不同的稱呼,比如男稱椿壽,女稱萱壽。在源遠流長的壽誕文化中,對男女性別和不同年齡段的壽誕日有一些專門的稱謂。也是柳府一門,只留下柳開一人,這四十之宴,還真得大宴。
早起而來,陳府開始準備壽禮,這一直就忙碌大半個日子,待到將近酉時,才算完工。父子四人,便一行來到柳府。
只見柳府之內,張燈結彩,喜聯高掛,大大的紅燈籠烘襯著洋洋喜氣。管家柳成在門前迎客,只因柳開此時作為主人不便,膝下又只有一女,礙於男女之別,劉夫人忙於府內上下,真是團團打轉。
陳堯叟遞上壽貼,柳成見是陳家父子,欣喜的道,縣尉大人到了,還請進。陳省華笑著回應,用緋紅彩紙剪成&ldo;壽&rdo;的盒子遞上,走進了陳府。聽見管家又高聲唱名:&ldo;陳縣尉大人攜三位公子道訪,送送壽禮若干,壽糕、壽桃、壽聯各一,五瑞圖一幅,賀柳老爺福如東海,福壽長青。&rdo;這就是管家今日的工作了,來一位、唱一位,還要講究押韻滋味。陳堯諮現在發現,這管家還是專業男高音水準,唱的那技術,堪比美聲。
只見花園裡已是人群聚集,或是功名在身之人,或是魚袋配腰之士,卻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言笑晏晏,摺扇遙遙,幞頭遙遙,真如身赴瓊林之感。
來到廳堂,只見平日的窗木都被重新的貼上紅色喜字,桌椅之上,紅綢覆蓋,如喜氣泛撒,屋內濃濃。正堂對砍,主座之地,放著一張紫檀雕木太師椅,椅子之後牆,掛著紅綢,上鋪一幅百壽圖,兩旁掛著一幅壽聯:
&ldo;七篇道德稱堯舜;四十存心全天真。&rdo;
再看,其他幾面牆上也是對聯,只見左面一幅:
&ldo;蟠桃捧日三千歲;古柏參天四十圍。&rdo;
此聯顯得紅揚喜喜;右牆也是一幅:
&ldo;不惑但從今日始;知天猶得十年來。&rdo;還有幾幅掛在幾幅,也是雅緻非常。
壽堂地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