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第1/2 頁)
秦州府學子都想法設法要去聽他講學,哪怕預計花費不菲也在所不惜。
孟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為青瓦書院要到十個去省城貢院旁聽鄒博士講學的機會。
沈持是上次府試的案首,自然要佔一個。
岑稚、江載雪和裴惟雖未能如縣試那般穩穩釘在甲榜,但也取得了比較靠前的好名次,又佔去三席。
餘下六人,也都是夫子們精挑細選出來的。
得知要去秦州府貢院聽課,他們一開始很忐忑不安。
孟度後來說了一句話:“各縣、州府的才子雲集貢院,你們去見見別人的學問深淺,才知自己的不足。”
“再說了,也就三個月的時間,入冬後你們就回來了,有什麼好猶豫的。”
“資費盤纏全都由書院出,你們不要有後顧之憂。”孟度近來出手格外慷慨。
沈持他們在他的勸說下終於下定了去貢院旁聽鄒敏授課的決心。
敲定此事後,青瓦書院開始放長假。
沈月所在的女私塾也隨大流停課放假,為了更好地讓沈煌下地活動筋骨,一家人回到沒玉村。
沈持給沈山老兩口,大伯、三叔,還有家裡的小狗旺財都買了東西,沈家人歡天喜地,都說阿池有出息了。
得知沈持要去秦州府貢院聽國子監博士鄒敏講學,沈山覺得孫子師從名師學習,考中秀才的事穩了,激動得一夜都沒睡著覺。
大房和三房有眼饞有小九九,同樣一夜沒睡。
他小嬸子張氏跟沈涼咕噥:“阿池要是去省城貢院,一走仨月,那青瓦書院食堂的好處,是不是就佔不著了?”
每次的飯菜、紙、墨、燈油……好傢伙,算下來不得好幾兩銀子。就阿秋在蘇家私塾這幾樣的花銷,一年少不得五六兩。
這等好事,沈持一走佔不著了,他們沈家得填個人上去吧,不能白白便宜別人。
大房的楊氏也私下裡向沈文抱怨:“書院的食堂賺很多很多銀子,都是阿池給賺的,他這一到貢院去,都留給別人得了。”
沈文是個老實人:“你可別跟著三房給阿池找不快,以後他中了舉人老爺,沈家都得仰仗著他。”
別叫沈持寒心。
楊氏委屈地說道:“老二躺在床上不能動,老二媳婦顧不過來,每次有事我二話不說就過去幫忙照顧沈月,我怎麼讓阿池寒心了。”
沈文:“這就對了,咱本來是長輩,該疼小一輩的。”
楊氏不滿地哼了哼。
大房和三房都打上了青瓦書院食堂的主意。妯娌倆先到老劉氏跟前吹風:“阿孃,咱們沈家的生財路子,可不能落到外人手裡。”
老劉氏:“那可不?阿池去省城貢院,那份好處不能抹了。”
倆妯娌狠命點頭。
楊氏說道:“阿大和阿二在蘇家私塾唸書,念不出什麼來不說,還平白花了吃飯、買紙買墨的銀子,一算倒
山跟大房和三房說。
不然,大房和三房是不會同意讓女兒去上學的。
“想的美,”沈山張飛翻臉——吹鬍子瞪眼:“她倆女娃兒讀什麼書,咱家的銀子沒地兒擱了?去扔那個錢。”
沈持:“爺,女娃兒唸書也有用。”
“你看縣城裡頭好多女娃兒在私塾上學呢。”
搬出城裡人來一壓,沈山語氣沒那麼硬了,他揪起一根狗尾巴草在嘴裡咂了砸:“阿池,不怕你怨你爺偏心,這幾年阿大、阿二和知秋哥仨上學,時不時從你奶手裡要錢,零零碎碎的,一個人一年十兩銀子都打不住……”
饒是這般,也沒給他讀出什麼名堂來。沈山對那仨孫子有些失望。
更不要說再讓倆孫女去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