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埋下種子便會收穫果實嗎?(第1/3 頁)
林格偶爾會想起那位名叫聖夏莉雅的少女,想起她曾對自己說:蘋果是世間命運的預兆。
他以為這不過是摩律亞人的無稽之談,沒必要放在心上,午夜夢迴時卻總覺得她的聲音仍在耳畔,飄飄渺渺地迴盪,經過愛麗絲的房間時尤其如此。因為這個從天而降的住客,確實以某種莽撞的姿態,闖入了他和妹妹的命運之中。
後來有一次他乘上蒸汽列車,在蛛網般錯綜複雜的城市巷道間流浪。因銜尾蛇系統的擴建需求,到處都是被挖開的路段、坍塌的隧道、灰塵與砂石的堆積物,他彷彿在一座灰白色的迷宮裡尋找出路,彎曲環繞,最終又回到了市政廣場。
彼時塞丁山狂歡節已經結束,摩律亞人收起帳篷,踏上下一段旅途,原地只剩一片狼藉。他聽見有人討論狂歡節當日的盛況:小丑與噴火法師的巡遊、到處飄落的彩色碎紙、還有喜慶歡悅的小號聲,嘟嘟嘟地穿過了工廠煙囪所噴吐的霧霾……但這所有一切,都不關乎一位有著青色長髮與金色眼瞳的美貌少女,彷彿她離開後從未出現過。
狂歡節結束的第一天,林格尚遺憾於自己忙著準備七天禮的事宜,竟沒能帶妹妹體驗一下節日的氛圍;第二天他還記得那名神秘少女曾試圖與他探討命運的真諦,但遭到拒絕,從此逐漸遺忘;待到第三天時,他的世界已徹底恢復原狀,像火車回到了它的正軌。
就是在這一天,他收到了一條來自聖洛伍德國立學校的訊息。
午後陽光灑在鋪砌大理石板的走廊上,紫羅蘭的花香被照得透明,站在窗外望去,可以看到一排排黑壓壓的小腦袋,正在老師的教導下,認真學習著簡單的算數知識。偶爾有一兩雙調皮的目光,朝走廊外投來好奇的注視,但也很快被老師厲聲呵斥,連忙縮起腦袋,不敢再有絲毫分神。
“都是些很有活力的孩子。”朗寧注意到這些暗中窺視的目光,並不在意,嚴肅的臉上反倒浮現出一絲笑意:“我們這個世界未來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乃至工程師,都在此茁壯成長著。”
林格問道:“您似乎對他們的未來很有信心?”
朗寧微笑道:“事實上,我對所有人的未來都充滿信心。”
所有人的未來?難道他指的是整個人類的未來嗎?
看不出來,我們的保民官先生居然還是位理想主義者,懷著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大約也是《宗教法令》頒發的同一時期,教團聯合大力推動教育改革,《義務教育法》與《高等教育法》使每一位平民都獲得了踏入知識殿堂、實現階級躍升的資格。
但那只是理想狀況,現實狀況是,平民家庭根本無法全力供養一位孩童完成長達八年的義務教育與長達四年的高等教育。儘管教育補貼令學費不再是最大的負擔,但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任何一絲風險都可能摧毀本就脆弱的家庭,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此,很多家庭通常只讓自己的孩子完成最基礎的五年制小學課程,獲得最基本的讀寫能力便可,而同樣被列入義務教育的三年制中學課程則乏人問津,更別說四年制的大學課程了。
想要靠這點知識便完成階級的躍升,無疑是痴人說夢。馬車伕、苦力與碼頭工人的孩子努力學習,或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一名小僱員,獲得足以溫飽的週薪,但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朗寧口中所說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以及工程師。
事實如此,但林格沒有出聲質疑,他覺得自己只要保持沉默就可以了。某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說出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早已不是大學社團裡那些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急切地想要輸出自己的觀點或理論,得到他人的認可。
但他不說,不代表朗寧不知道他的想法。兩人的腳步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