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百姓(第2/2 頁)
朝境內漢人主動穿契丹服飾,並且往遼國跑的事,其實一直都有,從趙匡胤時期,到北宋滅亡,這件事情一直存在,而且屢禁不止。
也就是現在,燕雲的百姓可能還對中原有點期盼,期待他們將燕雲16州拿回去,但要再晚幾年就不好說了,畢竟遼國人對待燕雲16州的百姓還是不錯的,稅收方面,就比宋朝低了一大截,而且每年從大宋這邊搞來的歲幣,也有不少用在了燕雲百姓的身上。
而在北宋徽宗時期,燕雲之地短暫的到了宋朝的手中之後,燕雲之地的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大宋可是把他們壓榨的嗷嗷叫,宋朝官員剛到河北地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撫百姓,而是想著如何盤剝百姓,放任士兵搶奪幽州百姓的錢財和住所,並且修改稅制,加重百姓身上的負擔,宋朝之敗,不光敗於軍備,更敗於人心,甚至於金國對他們頒佈的那些政策,都要比在宋治下生活舒服,這些都是有記載的。
其實若是由葉天策做主的話,他倒是不怎麼想滅掉遼國這個國家,因為遼國的一部分皇帝,可是要比宋朝某些皇帝優秀多,特別是如今遼國執政的蕭綽太后,更是能力超然,一代賢后,而且他們自認為是華夏正統,甚至連傳國玉璽都搬出來了,澶淵之盟之後,更是漢化嚴重,已經算得上是華夏的一個民族了。
至少在漢家百姓的角度看,在遼國的統治下,可是要比宋國的統治下過的舒服,不然怎麼不見南下的漢人,反而只有北上的漢人。
在正史的記載之中,遼國朝廷不僅給國內的漢人提供農具,以及住所,甚至連賦稅也是極低的,畢竟他們有大宋的進貢,自然不需要過多的去壓榨百姓。
至於這些事情,趙匡胤自然也是知道一二的,一時之間,也是讓他面色漲紅不已,因為他明白,大宋對待百姓,甚至還不如大遼。
趙匡胤不語,但不代表趙恆不生氣,它只是簡略的看到了宋朝的歷史,只是個大概的過程,其他的方面卻是不知道,聽到葉天策這樣說,頓時反駁道:“莫非葉先生認為,大宋對於治理下的百姓很是苛刻嗎?難道還不如那些遼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