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2/4 頁)
了點頭,其他人自然是蜂擁而上,如此好的機會擺在面前,生活似乎又有了希望“不錯,就該然他們知道一下,我明國的天威。”
“傳朕的命令,命令邊境各軍,給我狠狠的打,打出我們明國的威風。然他們知道,給我們明國作對的下場。”
第一百七十七章偷雞不成
明國皇帝劉玉迴歸的訊息,立刻從朝堂之上,傳至民間邊境。一時之間,明國上下民心大定。不過,這種穩定並沒有持續太久,一股肅殺之氣就開始從朝堂之上蔓延開來。
皇帝迴歸之後,並沒有立刻穩定人心,安撫百姓。而是一回來,就開始舉起了屠刀,似乎對之前的事相當的不滿。從朝堂之上到郡縣邊境,大量官員將領被抓,被殺。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風聲鶴唳,大明天下政局漸漸有些不穩。
這還不算,最倒黴的就是那些跟著起鬨的世家大族了。都知道皇帝失蹤,不少貴族世家都在找新的靠山,想要另立新皇。結果皇帝回來了,能有他們好果子吃麼。
大量的世家大族被剝奪各項特權,甚至有不少世家大族被抄家。當然,也不是沒有奮起反抗的,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敢於反抗的一律被滅了族。
明國皇帝的這一舉動,算是徹底惹惱了世家大族。大量的家族世家紛紛聯合,想要聯合給明國皇帝一點教訓,告訴他誰才是這個世界的統治基礎。沒了世家大族的支援,你拿什麼統治明國。
當然了,世家大族這樣做,也就是想逼劉玉妥協,他們可沒有造反的意思。這些世家都是人精,邊境之上邊軍的赫赫兵鋒,那成群的頂尖高手,可不是他們能招的起的。
大明境內風起雲湧,世家大族聚集,合力對抗朝廷。明國叛亂迭生,郡兵大量倒戈,補救殊為不易。邊境之上,明國的兵甲更是調動頻繁。彷彿為了撲滅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大量邊軍被調回。
其他國家也沒閒著,明國邊軍大量被調回,他們剛好趁機挑釁。不少國家排除各自的使者,開始與,明國內部各家串聯,那架勢就彷彿要與內部的各家族,內外夾擊,來個裡應外合,共同瓜分了明國。
世家大族懼怕邊軍兵鋒,但他們很清楚,明國周邊各國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邊軍要是全調回了,邊境怎麼辦。明國皇帝是不可能大批調集邊軍的。
邊軍調的少了,他們也不會太過擔心。大明高手是眾多,但暴亂的地方更多,一個一個的處理,累也累死他們。明國邊境漸漸不穩,內部更是紛亂。大明似乎陷入無休止的漩渦之中,形勢似乎也越來越緊張。
大明國上下人心惶惶,局勢好像沒有因皇帝的迴歸而安頓下來,反而給人一種更加危險和不安的感覺。尤其是明國這樣一個剛剛吞併他國壯大起來的國家,國內大部分新佔土地的民眾,還並不是太有歸屬感。這一次的騷亂,更加深了新站區的不安。
所謂的有識之士就看出來了,明國皇帝一回來,不穩定朝局,而是舉起屠刀的決策從根本上就失誤了。明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若在這樣下去。那看似強大的明國,頃刻之間就會分崩離析。不少人站出來呼籲,要劉玉與世家大族和平相處。
世家家族是國家統治的基礎,神州大陸,各個國家,莫不是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甚至有人就堅持向皇帝上書,讓他停止這些無休止的鬥爭,大家坐下來喝喝茶,談一下,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但真正精明之人,則是看出來,大明內外這麼鬧騰,明國皇帝對此彷彿一點也不擔心,絲毫沒有什麼特殊的舉措。朝廷除了調回一定的邊軍之外,就一直是保持沉默。這不正常,很不正常。
一個不太好的想法,出現在他們的頭腦之中。莫不是明國這是要將那些不安定因素引出來,然後一舉剷除,好整合全國的勢力。鞏固明國的統治,為明國繼續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