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流求騎兵(第1/2 頁)
第一百八十章 流求騎兵
流求、江州、昌國三地都在趙朗成親之日大肆慶祝,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潯陽商行東家、格物門門主趙先生的大喜日子。趙先生帶領著大家過上了好日子,三個基地的百姓都在這一天遙祝自己的恩人趙先生與夫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八月的天氣陽光明麗,風清日朗,趙朗與王素完成了“三朝回門”的大宋婚嫁禮儀後,便登上了北上的蓋倫船,沿東海海岸,北上度蜜月去了。
不提趙朗、王素遊蘇州,上江寧府,進揚州,過楚州,玩遍海州、密州等沿海城市,卻說那大名府的盧俊義。
盧俊義兩個多月前就從大名府來到了江州。兩個月前,梁山軍師吳用與頭領杜遷扮作算命先生,去了大名府想要誆盧俊義,被盧俊義識破其身份,吳用力邀盧俊義上梁山聚義。
盧俊義心中好笑,想我盧俊義乃大名府首富,河北槍棒第一,莫要說有趙門主的錦囊叮囑,要自己放下大好的前途、錦衣玉食的日子不過,去你梁山當山賊,還是居人籬下的山賊,是你吳用腦子塞滿鳥屎呢還是我盧俊義腦子進水了?
他並不聲張,先是假意隨口頭對著吳用,藉口自己需要考慮考慮,打發了吳用,隨即便在第二天迅速與家人離開大名府,南下江州而去。
他倒不是怕了那吳用、杜遷。在大名府,他是地頭蛇,而且不只是“蛇”那麼簡單,簡直就是地頭龍,一言可定他人生死,哪會怕兩個梁山毛賊。
他怕的是趙門主的錦囊預言。門主提醒過他,一旦有梁山與他接觸,就要立即從水路赴江州。盧俊義不敢不遵從,師弟林沖的遭遇歷歷在目,已經充分說明了,不相信趙門主的錦囊,下場會很慘的。
於是乎,盧俊義二話不說,第二天立即南下,經滄州潯陽商行的分店,走海路日夜兼程趕往江州。
次日 ,吳用與杜遷看著只留下看門僕人的盧府,一臉的懵逼,這算怎麼個回事?堂堂的“河北槍棒第一”的河北第一高手盧俊義竟然一見咱們就連夜逃走?無奈之下,只好怏怏而歸。
盧俊義可沒有那麼多心思,到了江州,看到江心島產業的發展,又到了昌國看到鹽業的規模,對趙門主真心的佩服。四年前,他可是親眼看到江心島還是荒蕪一片,才過了四年,就有了這麼大的規模,一個小島的布匹就相當於江南東路與江南西路的布匹產量。現在又多了昌國基地,多了流求府一府之地,他對趙門主是真心的佩服。他已打定主意,以後就在格物門,在趙門主手下效力。
為了對格物門有所貢獻,盧俊義打通了一條隱秘的走私路徑,從遼國經滄州,再走海路到把馬匹走私到昌國島,用螞蟻搬家的模式,每隔幾日從遼地走私匹好馬,混在潯陽商行採購的原材料中,運到昌國島,再由昌國轉運到流求。趙朗迎親的那些馬匹,便是由他從大名府走滄州,再從海路運到昌國的遼馬。
根據《水滸傳》記載,梁山被招安後,盧俊義被加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馬兵副總管,梁山中馬軍五虎將之首。有這種良將,趙朗當然不會錯過,盧俊義一到昌國,便被趙朗任命為流求第一騎兵團團長,授上校銜,同時兼任求南縣縣令。原來被趙朗從遼蘇州救回來的兩個契丹人阿魯瓦臺、卓魯術被安排在騎兵團第一、第二連,分別任連長,中尉銜。自此,流求算是有了一支騎兵部隊。
盧俊義把騎兵團的營地定在了濁水河以南的南部平原,長一百多里,寬七十多里的南部平原,足夠騎兵訓練馳騁,現在的馬匹數量不多,只有七十來匹,再過半年,待得馬匹達到了2000匹,這騎兵團就會真正成團。
為了能讓騎兵團儘快形成戰力,盧俊義向趙朗申請把工燕青調至其麾下,以燕青的聰明能幹,定會輔助他打理好騎兵團的各項事務。可趙朗回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