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遇上不平事(第2/3 頁)
至去世,母親又久病在床,而且日漸沉重,他年少早當家,受盡人間冷暖,看盡各人臉色,從沒遇到如此真心幫他之人,見趙朗如此待已,不由感動得滿眶的熱淚,雙腿跪地便向趙朗磕頭。
趙朗扶起了楊德昌,說道:“走吧,男兒膝下有黃金,莫要輕易跪拜。”
兩人出了南城門,沿著城牆走了不久,便看到了一排排的窩棚依城而建,窩棚前面垃圾成堆,汙水橫流。趙朗聽張順說過,,去年發大水,陽新、建昌、彭澤等縣洪水洪水氾濫,數萬畝良田被淹,萬餘難民湧向江州、建昌等城府,官府賑災不力,病死餓死不知多少人,洪水退去後,大多難民都回到了原籍,只剩餘一些家園損廢,無家可歸的難民在這城北的貨物轉運場討生活,這些難民租不起房子,就在這城牆邊搭了簡易的窩棚。官府派人驅趕了幾次,卻也沒有什麼效果,每驅趕一次,過幾天又回來了,於是就只好聽之任之了。
楊德昌帶著趙朗走進一間窩棚,裡面有十來平米左右,一陣陣藥味,裡面的擺設簡陋,但歸置得很整齊。一眼就可以看到一位中年婦人靠躺在床榻,面色蒼白,有氣無力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楊德昌走近床榻,說道:“娘,孩兒今天遇險受傷,但幸遇貴人搭救,並送孩兒回來了。”
那婦人用力地睜開眼,看著楊德昌和眾人,心下著急:“德昌,你的手怎麼了?”
楊德昌垂頭不語,那婦人更加著急,喘著氣兒,幾欲昏去。
趙朗上前道:“楊家嫂子,楊哥兒傷勢不重,調養一段時間便可痊癒。”
那婦人暗自垂淚,道:“謝過這位恩人,德昌,你替娘向恩人磕頭。”
楊德昌又一次轉身欲磕頭,趙朗伸手製止了他,道:“楊家嫂子,路見不平,當伸以緩手,受不得大禮。”
見已送人到家,便欲走出窩棚,轉身間,見到那婦人蒼白的臉色,又想起今天在水中撈起的藥物,便道:“楊家大嫂,我也略懂醫理,可否方便我上前為你探一探脈?”他這位探險家,常年在野外,簡單的急救和普通的病症是必須掌握的知識。
楊德昌激動成分,這麼長時間的求醫都無效,有一絲的希望他都象救命稻草一樣抓住。連忙引趙朗上前。
趙朗靠近床榻,透過陰暗的光線觀察那婦人的病症,見那婦人手腳無力,臉色蒼白,便說了聲“叨擾”,然後用手探其額頭。體溫略高,有持續低燒症狀,再輕輕為其把脈,又問其何時起病。婦人是一年多前丈夫去世,傷心之餘又在送葬的當天淋了雨水,回來後就一病不起,反覆發熱。
趙朗靜坐思索,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
楊德昌不敢打擾,站立一旁靜靜等待,大氣也不敢撥出一口,唯恐干擾了先生的診斷。
趙朗心中總結了一下,根據症狀,這婦人估計這可能是身體虛弱,免疫力差,然後淋雨後病毒入侵,以現有的醫療條件,無法殺病毒並提高其免疫力,其症狀便是病情反覆,持續發低燒,全身無力。
那楊大嫂看上去是病毒入侵,破壞其免疫系統而發低燒,身體虛弱。從江底撈上來的四瓶藥確是有相對應的治療藥物。利用利巴韋林殺病毒衣原體,用退燒藥壓抑其低燒,再用多維片恢復其體質,其病應有七八成把握治癒,就是不知道她有沒有什麼隱疾,若有隱疾,以他趙朗的水平,根本無法判斷和治療。不過,無論如何,都要一試。
沉思片刻,趙朗道:“德昌,你且照顧好你母親,這三天再容我好好想一想,看看有什麼辦法可醫治你母親,三天後我再來這找你。”
楊德昌連連應諾,恭送趙朗出了窩棚。趙朗抬腳欲走,卻又停了下來,從懷中掏出錢袋,取出5兩銀子,遞給了楊德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