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武林逸聞(第1/3 頁)
吳公義乃“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其父“吳建泉”為“吳氏太極拳”創始人,其祖“吳全佑”為一代太極名師,其弟吳公藻亦是富有名望的武術高手。
吳公義本人在20歲時就出任sd省武術總教習,後擔任過“上滬精武體育會”教習,黃埔軍校教習等職,三十八歲時來港建立“建泉太極拳社”,是最早一批赴港的武林中人。
其父“吳建泉”則是首都體育所創始人之一,曾擔任過上滬精武會和國術館教授,還在首都打贏過美國大力士“威廉”,當時名震一時,是精武精神的代表人物。
其兄“吳公藻”也相繼擔任過軍隊教頭、精武會主任、湘省總教習等職,戰後太極拳發揚光大,吳氏家族出力繁多,戰後諸多知名武師也多出“精武會”,“首都體育所”。
目前,吳公義,吳公藻二人都已經移居港島,依靠“建泉太極社”給家人混一頓飽飯。
主要是給華人富商的子女當上門教習,體育老師,陳剋夫則是剛剛拿到“遠東拳王金腰帶”的白鶴拳傳人,屬於中西兼習的實戰派武師。
眼下的港島由於戰後大批潰敗人士移居,文人、武師眾多,各派傳人皆有,當下出名的吳氏兄弟、未來出名的葉問,一個個都在苦哈哈的打工。
導致拳館行業有所興起,文化行業也孕育出“新文化運動”,大批拳師,文人都在想法設法的出名。
本來陳剋夫與吳公義的比武,就是二人為了出頭故意炒熱度,先是吳公義在接受《中文之聲》報紙採訪時,大放厥詞,表示太極拳實戰力強,願意接受所有中西方拳師的挑戰。
隨後新鮮出爐的遠東拳王陳剋夫一看報紙,哇哈,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啊!當即登報應戰!
本來吳公義只是想吹吹牛,沒想到,真有不講武德的人出頭,為了家門名聲不得不出面應戰。
那時吳公義都已經五十餘歲正是身體衰老的時候,陳剋夫卻是三十多歲的當打之年,很不講武德,但一眾報社聞到熱點,大肆炒作,最終吳公義在濠江擺下擂臺與陳剋夫對戰,結局是前兩局一勝一負,第三局二人破壞規則,亂拳招呼,打成“王八拳”,裁判最終判“和”。
當時港澳臺都風聞此事,關注者不下百萬,堪稱是轟動一時,平手結局也讓人不盡人意。
甚至傳言吳氏太極拳同一位濠江富豪關係密切,擂臺擺到濠江就是警告陳剋夫不能打贏。
否則,就要陳剋夫進濠江餵魚!也有傳言是濠江賭場開盤,收數千萬,在背後操控拳賽。
不管事實是什麼,市民們大為遺憾的同時,有報社關注到讀者對武術的熱情,於是專門邀請“金”、“梁”前來寫作武俠連載,頓時報社銷量大為提高,武俠的時代由此開始。
這場真實發生在1954年1月17日的拳賽,其實關鍵人物都已經具備,並且都是何定賢可以拿捏的“底層人物”。
一個靠著軍官提攜的太極拳武師,不管在武術圈名氣多大,曾經有多威風,逃港之後沒落困苦都是最底層!
只能拿筆桿子,內地資產都被充公的文人拿捏起來更毫不費勁。
作為報業人,沒有熱點就創造熱點!
何定賢有心炒作熱點把《東方日報》給盤活,自然要先聯絡“金”、“梁”二人,再聯絡拳師。
其實“金”、“梁”、“吳”、“陳”四人不給面子都沒關係,港島一大批戰後逃難的人裡挑不出幾個背景適合,文材武材嗎!
說起來,這場大比武頗有些上世紀“混元太極形意掌門人”大挑戰的感覺,可見國人不論哪個年代對於擂臺比武有天然的熱愛啊!難怪讀者會有“武俠情節”讓武俠長紅二三十年!
吳公義則大概是比“馬掌門人”有真材實料的,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