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姑娘,你一直姓元嗎?(第1/3 頁)
楚國尚在之時,兩國文人便常常互鬥,文人相鬥向來是風流盛事,所以兩國也都十分讚許此事。
連續的文鬥交鋒之中,楚國文人一直佔據上風,但俗話說文無第一,黎國文人心裡豈肯服氣,兩國文人心中始終有積怨。
而如今已是大不同,南楚戰敗滅國,往日南楚轄地的文人現在赴盛京趕考求官,原黎國轄地的人豈會甘讓席位,尋到機會莫不挑釁一番。
明年二月便是黎國一統後的第一屆科考,四方舉子齊聚盛京應考,幾個盛京舉子認為這盛京匯聚天下靈氣,便比別地都勝出一頭,尤其勝於原楚國南地之州的中人。
幾個好事之徒相互吹捧心頭過高,便在濟源客棧掛了上聯,名為切磋,實則暗諷南地舉子文人資質平庸、毫無文人氣節。
偏偏沈鄭欽不僅對上了此聯,還借勢諷了回去,那幾名舉子自覺臉上無光,便想借著跋扈的文二公子想要教訓沈鄭欽,讓他丟盡顏面,這文穆修聽信了他們的話,這才打了頭陣,前來欺辱於他。
盛京一眾舉子聽了此話,自不肯相認自己的對聯有挑釁之意,“胡說,是你為出風頭,曲解在先,挑釁在後,還敢攀誣。”
兩方各執一詞,元清晚看著客棧前懸掛的對聯,便知道就是這兩句話,“一句話各有各的見解,很難分辨,如今文人之最莫不過當朝相爺,不若去前面肅章王府請人取下對聯,將你們一同帶走,去找相爺分辨分辨,便知上聯是否有挑釁之意,下聯是自護還是生事。”
眾人一聽要她要鬧到那位活閻王和相爺面前,頓時就有些害怕,瑟縮著不敢再出風頭。
文穆修自知被人利用已十分惱怒,現在聽到要鬧到自己爹爹面前,更加懼怕;還是文穆修的書童有些見識,出言安撫道,“姑娘,就是各有見解才生爭論,不過是略微激動了些,這本是讀書人的常事,何必鬧大了,影響各位準備科考呢。”
文穆修對自己的人還是比較信任,此時眼看他幫自己解圍,也趕緊附和道:“是是是。”
元清晚看了一眼書童,不愧是大家出來的人,真是會見機行事,明明是欺凌,還說得這麼體面。
齊檬畢竟知道盛京的人多些,拉住還要出頭的元清晚,“元醫官,這件事於你我而言是仗義出頭,但是鬧大了,這男子是要科考的,惹得相爺公子丟了人,對他確實不算好事。”
元清晚心領神會,這世上很多事比出一口惡氣重要得多,“那這對聯和這位公子的傷,如何處置。”
那書童心領神會,做事也大氣,“公子剛剛細細考量了,沈公子對得十分工整,接下來便由沈公子出聯換去此聯,至於公子被誤傷,在場眾人自然應該出些醫藥費,剩下的就由我家公子承下,保管不誤沈公子準備明年大比。”
說罷,就掏了銀子奉上,後面的人也不敢多說,紛紛意思一點兒。
元清晚掂了掂手中的銀子,用上好的傷藥治好沒什麼問題了,“好,各位還有一事未做。”
那書童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文穆修在書童指點下後知後覺明白了她的意思,一下又有些炸了,不可置信地指了指地上的男子,又指了指自己,“你要本公子給他道歉?不可能,要多少銀子都可以,道歉不可能。”
“醫藥費之外不要你一分銀子,但是你們無故傷人,必須道歉,否則此事不能完。”
文穆修無語凝噎,偏偏他打不過在場的齊檬,惹不起她背後那個要命的,還怕他爹。
文穆修憋了許久,不情不願地賠了禮,那些學子見此,也就趕緊就坡下驢。
文穆修沒打著狐狸還被人壓了一頭,一甩袖袍逃了,那幾個人被人指指點點一番也羞得離開了,倒讓這沈鄭欽的名聲更加響亮了。
齊檬對著他們逃跑的方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