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司徒的箏(第2/4 頁)
司徒這個姓,是漢族複姓之一,是一個以官職命名的複姓。
《帝王世紀》裡說:“舜為堯司徒,支孫氏焉。”
司徒友明這一支,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大夫墨狄,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
墨狄,即歷史上十分著名的申徒狄,因其官為殷商末期的司徒,故而又稱司徒翟。
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故稱司徒氏。
友明夫子這一族,便是長居孤竹國之地的一支。
一聽還是墨家的後代,阿布不由一陣驚奇。
“堯舜禹湯,孔墨老莊”啊!
絕對的名門望派!
鉅子,高隱,超前,技術流……
更重要的,是那個著名而極端超前文明的門派宗旨。
“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選擇天下贊閱賢良聖智辯慧之人,立以為三公。”
翻譯成人話,就是“國家元首都不應該是世襲的,應當從全天下選擇最有能耐的人來擔任”。
這在皇天后土的封建時代,多麼“誅心之論,大逆不道”。
太過超前,太過文明,就很危險!
!!!
所以,墨家的隱、能、誅,就成了這個學派在每個時代裡的顯著符號。
司徒友明,顯然也受到了追殺和迫害。
至少,目前這位夫子,有內傷。
阿布瞅著司徒夫子花白的頭髮、白裡透青的臉色、單薄幹癟的身體、以及有些微咳的氣息,心裡暗暗嘀咕。
司徒停了停手,接著又聊起自己和太原王氏的淵源,所以還提到五姓七望的情況。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是當今中原地區最有身份和地位的世家大族。
其中有五支最為尊貴。
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源自姬姓。
分為太原郡祁縣王氏與太原郡晉陽縣王氏兩支。
從魏晉到大隋,他們都非常顯赫。
太原王氏,開基於兩漢之間,興盛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北魏開始位列天下一流望族。
從這時起,太原王氏已不能以家族稱,而已經成為一著名的郡望。
阿格瑪王蔻,是祁縣烏丸王氏長房王奕之女(化名,小說需要)。
王奕乃梁朝侍中、北齊樂陵郡守,也是南朝梁朝太尉、永寧郡公王僧汴的長子。
望族之女,按道理計是不可能下嫁的,更何況是邊塞蠻夷。
可在大爭之世、烽煙四起的年代,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開皇十三年,大哥王桂被文帝召入秘書省,職太常治禮郎。
同年,王蔻嫁東北邊地粟末靺鞨首領之子大屋作。
也同樣是這一年,阿布契郎誕生。
此時,司徒友明遠竄千里,到處流亡,最後逃到粟末地。
司徒友明,做為墨家嫡子,雖然不是鉅子,但他做為墨家子弟,該有的都有。
比如知識、能力、抱負、搭便車什麼的。
可惜,在每個朝代,造反都是一個很高技術的活計。
如果他自己不是自帶神光如劉秀,而是想像搭便車並順利到達目的地的蕭何,那也行!
但這可需要一道逆天的運氣,一道精準的眼光!
顯然,司徒友明以往的運氣和眼光,都不行!!!
敗,敗……逃!
因為造反和投機的原因,司徒家和太原烏丸王氏成為了世交。
因為,他們彼此的生存哲學和政治理念中,都有著同樣的生存哲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