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說罷,二人走到巴瓦蓬面前,一個伸手按住他的胳膊,一個往他胳肢窩裡撓去。
阿媛見兩人配合默契,把巴瓦蓬撓得直叫救命,頓時忍俊不禁。
巴瓦蓬求饒道:「兩位大哥,小弟可不是誠心隱瞞,只是若以誠相告,你們知道我年紀尚輕,還肯與我做生意嗎?我母親與你們中原人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中原人排資論輩,以貌取人,不以實力量人,我這麼做,是逼不得已。」
二人聽他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這才罷手。
劉靖升想起什麼,終於道:「你們怎麼就成姐弟了,正事還沒講明白呢!」
阿媛三人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從遇到小偷開始講述起來。
原來當年徐氏欺騙阿媛的父親,說阿媛與柳巧娘感染瘟疫,需被官府隔離,一眾家人回想阿媛母女的症狀,又見果有官兵出動,並未懷疑。
徐氏又找了別的理由,讓一眾家人離開汐州去了徐家。
父親本不願離開,奈何家人怕受牽連,一再相勸,才促成此行。大難途中,人人自顧,倒也不是什麼難以預料的事情,況且那不過是妾氏和庶女的命。
父親牽絆數月,待瘟疫過去,再至汐州,當日客棧還在,可惜已找不到阿媛母女,也打聽不到任何有用的訊息。
徐氏又從中作梗,讓父親放棄尋找阿媛母女,帶著一家人直接回了京城。父親心想阿媛母女若患瘟疫,恐怕早就喪命,心中不禁悲傷。
眾人回到京城,卻發現一切已是大變。朝廷為懲戒逃離京城,造成動盪的富戶,拿一些士族開了刀。父親家族在京城並不十分壯大,這次尤受影響。
父親仕途無望,鬱鬱寡歡。又憶及南下種種細節,慢慢覺出蹊蹺,私下審問了徐氏的婢女,這才知曉了一路上極富陰謀的一切。
父親起心休了徐氏,家中卻不同意,因著徐氏家中有人做了京官,或許能夠在仕途上幫助父親。
父親雖不敢忤逆家中大人的意思休妻,但亦無心仕途,他再度南下,尋找阿媛母女的下落。最終打聽到當日在客棧被抓的母女二人是在九峰山尼姑庵被隔離起來。
到得九峰山,卻見斷壁殘垣,空無一人,又聽聞此處曾遭雲州暴民襲擊。心知阿媛母女就算在此處沒有被當做疫民看待,只怕也凶多吉少。
在汐州找尋的日子,父親又遇到了來江南經商的巴瓦蓬母親。父親孤身一人,又遭喪愛喪女之痛,巴瓦蓬的母親見他深情不移,芳心暗許。
後來,父親跟隨巴瓦蓬的母親去了南境,又想接京城的父母族人同去。巴瓦蓬母系一族乃是交羅國皇商,而馮氏一族在京城早已零落不濟。兩相衡量,馮家人決定舉家前往。
而徐氏獨自一人跟隨自己的家族留在了京城,多年再無往來。
身在南境的父親卻始終沒有忘記尋找阿媛母女,每年都跟隨巴瓦蓬的母親經商來汐州一帶,在他看來,哪怕是尋到屍骨也好。
可惜一過十多年,卻始終沒有訊息,直到他病故前,讓兒子巴瓦蓬把自己葬在了最後的線索處——九峰山,又將一對玉佩中的另一個交給了巴瓦蓬,希望他能代替自己繼續尋找阿媛母女。
話到此處,阿媛不禁傷感,「一直以為父親拋棄了我們母女,沒想到他竟到最後也不曾放棄我們。」
巴瓦蓬也嘆息一聲,「父親還託關係查閱過汐州適齡者戶籍,可惜你們為了避禍,冒用了雲州戶籍和假姓名,這才錯過。」
阿媛也道:「當初母親抱著我去京城尋找過父親,沒想到馮家已舉家遷往南境,母親亦是至死遺恨。」
顏青竹見他們再次陳述,越發傷感,便道:「定是岳父岳母在天有靈,才教你們姐弟重逢於此,這是喜事,我們今日可要好好慶祝。」
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