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偷信(第1/2 頁)
這一年,大清攻佔了昆明,之後又繼續西進,永曆帝朱由榔見大勢已去,決定退入緬甸,他自芒允進入緬甸,當時守關的緬甸兵見到來者是大明的皇帝,紛紛下馬以禮相待,但要求他需解除武裝後才可以入境。朱由榔只好同意。
話說,當時隨行的大臣們對於未來的去向是有分歧的,有的建議去海南,而有的則覺得,去緬甸更好。此時,緬甸是明朝的附屬國,並且,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緬甸有較為完善的政治經濟體系,朱由榔選擇逃到這裡,認為能暫時喘口氣,避開清兵的圍捕,相比之下,海南島的交通不方便,資源又匱乏,還容易守颱風的影響。
入緬後,緬方將永曆帝這一行人安排在蠻莫,還為他們提供了幾間竹編的房子居住,期間,緬方態度謙恭,讓朱由榔很是受用。
而武當山那頭,王總兵的心裡其實是非常焦慮的,他知道這些保民團的人有本事,但他無法預料義王的信能否真的到太后手裡,所以,將馬借給胡影風和黃大仙之後,他還是有些後怕的,怕太后娘娘得到義王的密函後,會派大批的清兵圍剿這裡,甚至認定他跟這些保民團的人坑壑一氣,其實他可以解釋,說自己是受到威脅,迫不得已,也可以說,馬是他們偷走的,但那死的是太后的侄子啊,如果太后一定要追查到底,就怕到時候,他就是有十張嘴,也說不清啊!但他現在又能怎麼辦呢?眼下這些武林中人不好惹,他根本對付不了,唉,大不了我不幹了,這樣當官,我也當膩了,想著,他一邊在心中琢磨著自己的退路,一邊在萬朋來客棧等訊息,說到底,他還是最希望義王的那封信被截住,然後,他就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將阿克敦的死說成是意外,這些滿人本性兇殘,你說,人家就一個說書的,你非要到人家的地盤上來抓人,這不是找死嗎?清兵殺了多少漢人,數得過來嗎?就為一個皇親國戚,現在義王也死了,還查,查什麼啊?他王布衣也曾經熱血過,但是,終究經歷了投降,那種恥辱,作為一個漢將他永生難忘,但不投降又能怎麼辦呢?整座城池都沒了,想著,他心中鬱鬱寡歡,獨自喝起了悶酒,然後他就想提筆了,他要給他的老朋友寫信,他想過另一種生活!
再說那保定的巨馬河橋,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終於修好了,當天,胡影風就準備與黃大仙,慧空一起趕往京城,於是,他特意來向總督大人辭行,
“大人,下官今日特來辭行。我奉王總兵的使命,將赴宮中。此行肩負重任,不敢有絲毫懈怠!”
那總督大人一聽,哦,那個王川帶著義王的密信,現在,你又帶著王總兵的使命?有意思,他便微微一點頭,道,
“參將,你自來保定,不僅助我破案,更是為民造福,帶頭修築巨馬河橋,功不可沒。如今,你又有使命在身,我自是不便多留。望你此去京城,一切順利。但是,你能否告訴我,你也是帶著總兵大人的什麼密函,去見太后的嗎?”
這一席話,就將胡影風徹底愣住了,我沒有說要見太后啊?更沒提過什麼密函啊……難道是……”
一看參將的神情,總督大人便笑著走過來,輕聲提醒道,
“我聽說,太后娘娘一直在叫人查案子,好像他的侄子就是在武當山那裡消失的,莫非,王總兵讓你去宮裡的使命,與這個案子有關?”
胡影風頓了一下,立刻回覆道,
“是的,大人,正是因為此事!”
“那方不方便告訴我呢?”
見參將表情僵硬,總督大人又接著道,
“我聽說,王總兵沒查出來,所以太后娘娘又派義王去查了,此時,他應該已經到武當了吧?”
胡影風心裡就開始打鼓了,這個總督怎麼什麼都知道?不是說,孫望是自己找到太后,然後當日便悄悄出宮的嗎?道長說過,那一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