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挖墳掘墓(第1/3 頁)
笑話縣民間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清明時節好風光,笑話縣裡出了好政策,挖墳掘墓為百姓,一聲令下不留情......”
就像歌謠裡唱的那樣,笑話縣確實發動過一場轟烈烈的平墳運動。
那時,笑話縣剛換了一把手。
一把手的名字叫假耀祖。
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假耀祖的第一把火就先燒向了死人。
他本以為這第一把火容易燒,以為死人好欺負。
可他忽略了一點,死人雖然好欺負,但死人的猴子猴孫不是好惹的。
於是,笑話縣就上演了一場掘墳與護墳的拉鋸戰。
拉鋸戰的雙方都有自己的口號。
掘墳方的口號是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漏挖一個。
護墳方的口號是頭可斷血可流,祖宗墳頭不能丟。
從雙方的口號裡,我們就能感覺出態勢的緊張程度。
緊張的態勢一直持續了兩個月時間。
兩個月後,縣裡為了爭取儘快完成縣境內300萬個墳頭的平整工作就下發了行政強制命令。
縣裡協調了多方力量參與了這場挖墳掘墓的工作中。
有了行政命令後,工作進展非常的順利。
掘墳方摧枯拉朽,猶如車輪碾壓麥苗般順暢。
護墳方勢氣銳減,有被拘的,有被收買的,有膽怯退出的,猶如霜打的茄子般消沉。
全縣300多萬個墳頭,已經消滅了一大半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墳,一些家族比較大的難辦戶了。
轟轟烈烈的掘墳運動進入了最後的攻堅階段,掘墳方為了體現對百姓的關愛就主動向護墳方丟擲了橄欖枝,希望進行一場和平的談判。
吳忘本是吳家護墳方的領頭人,也是談判的主要代表,他在這護墳戰的關鍵時刻,召集了家族裡幾個骨幹人員進行了一個緊急會議。
“大夥都說一下吧,明天縣裡來人,我們怎麼辦?”吳忘本說。
“談什麼談?要我說,跟他們幹到底,吳家的祖墳一定要保住,人在墳在,墳平人亡,我第一個去給那幫王八蛋拼命去。”吳大剛激動地說。
聽了吳大剛的話,眾人沉默了一會兒。
“要我說呀,我們還是配合縣裡的工作吧,現在的形勢,我們擋是擋不住了,咱們提出要求,只要他們滿足了,我們就同意挖墳。”吳清員說。
吳清員的話音剛落,吳大剛突然站了起來,“三叔,你說這話就不臉紅嗎?咱們吳家是一個大家族,如果祖墳給挖了,你百年之後怎麼去見列祖列宗。”
“大剛,你不要激動先坐下來,今天我們就是來商量的,每個人都可以說出心裡話。”吳忘本說。
吳大剛看了看吳忘本就坐了下來。
“大剛,你不要把話說過了,你三叔我也不是孬種,只是縣裡的政策咱們扛不起,你沒有聽說別村的訊息嗎?違抗政策的都被抓起來了,有的還被判刑了,就是放出來了,也得交罰款,他們有權利,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吳清員說。
話音剛落,屋裡的人就開始議論起來。
很明顯,現在已經形成了兩派,一種是以吳大剛為代表的抗爭派,另一派就是以吳清員為代表的妥協派。
商量了許久,兩派的人都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
最後吳忘本說,“我看這樣吧,明天先聽聽縣裡的人怎麼說?然後我們再從長計議。”
會議不歡而散了。
第二天,村長帶著縣裡的代表來到了吳忘本的家裡。
吳忘本的家裡早早就擠滿了人,都是吳家的子孫。
“忘本呀!我把縣裡的王代表給你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