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4 頁)
“殿下之計,或可一試,但不可將其作為惟一的辦法。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大的戰略,還是切斷下邽,拿下左馮翊,圍困鄭縣,奇計便是殿下所言一般,奇襲潼關。”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一番話有點不給劉禪面子,諸葛亮繼續說道:“潼關乃是雄關,不可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險計之上,還望殿下明鑑。”
“哈哈哈~”
劉禪輕輕一笑,臉上絲毫沒有介意。
為人君者,連這點肚量都沒有,還當什麼領導?
“正奇相合,陰陽相輔,正隨時能變為奇,而奇也能隨時變為正,所以對正奇也不用拘泥於形式,有道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上應該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隨敵軍的變化而變化。丞相之意,孤如何不明白?”
劉禪心知自己方才所言,本就是險計。
如果能按著他想的那般進行,那自然是最好的。
但這局勢不可能真的就按照你想的那樣來。
具體的變數,便要統帥隨機應變了。
諸葛亮用兵,還是以穩妥為主的,不喜歡弄險。
“孤今日所言,只是給車騎將軍一個思路而已,到了戰場之上,如何抉擇,還得車騎將軍臨機而變。”
張飛當即點頭。
“末將明白。”
再與內朝諸臣商議其他事宜,劉禪也是擺了擺手,說道:“天色已晚,諸位好生歇息罷。”
從荊州到長安,劉禪橫跨數千裡,其中都沒怎麼休息過的,前番在關中世家獻的美人身上策馬揚鞭,損失了不少精華,如今又費盡腦筋,劉禪表示現在自己只想睡個好覺。
“臣等告退!”
諸葛亮等人也非常識趣,盡皆散去。
眾人離去之後,劉禪對著掌印太監吩咐道:“讓費禕進來。”
未久,身著官袍的費禕,便緩步入內了。
費禕方才行禮完畢,劉禪的話語便傳出來了。
“潼關中的內應,當真可靠?”
費禕想了一下,說道:“若論在生意場上,裴偉是可信的,但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如京兆杜氏,京兆韋氏,武功蘇氏這般,歸附於我大漢。”
潼關確實有內應。
守城的軍將,便是出身河東裴氏,或者說是聞喜裴氏。
漢國商盟過關中,這潼關守將裴偉便花了大力氣在裡面,當然,他也從中賺得不少錢帛,更是利用商盟的東西,廣交友朋,便是關中的那些異族,都不少與聞喜裴氏親善的。
“另外一個呢?”
這聞喜裴氏在魏國雖然不如潁川士族那般受重用,但也不算是被排擠的。
聞喜裴氏四子,裴潛、裴徽、裴輯、裴綰,在魏國中都可以說是身居要職。
加之九品中正制之下,魏國的皇權其實是與世家分享的。
這種世家,當真會投入漢國的懷抱?
忠心漢室?
別開玩笑了。
在被漢獻帝嚯嚯了一大批忠臣之後,漢國現在還有幾個真正的忠臣?
“另外一個只是百夫長而已,且一個月中,只有三日是輪守城池的,便是作為內應,也只能是開啟城門而已。”
這個百夫長,就比較可靠了。
因為他的家眷都掌握在漢國手中,加之財帛厚待之,忠心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裴偉不可信,便將那個百夫長的訊息,告訴車騎將軍罷!”
世家之中,確實是有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的習慣。
裴氏反水一個到漢國為官,也不是不可能。
但潼關險要,裴氏怕是不敢在魏國背上丟掉關中的罪名。
行軍作戰,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