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頁)
在前面羅列的幾項內容裡,我們發現“須菩提祖師”相關道教的因素其中七項。但是,細細品味,我們發現,這七項道教因素,歸納起來,其中心內容不外乎四項:
第一項須菩提祖師門下迎接孫悟空的仙童是道家裝扮的內容裡,我們甚至於想像到須菩提祖師也是道家裝束。但是細品《西遊記》,我們就會發現,在《西遊記》一書中,牽扯到西天的人、物、甚至於國體、官員設定、民風民俗,都被作者進行了漢化的描寫。如:天竺國的假公主拋繡球徵婚;銅臺府地靈縣的寇員外姓氏稱呼更是與中土無異;而州府裡的刺史、刑房吏、民快、禁子這些官員、雜役的稱呼通通漢化。這是個普遍性的問題,例子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所以,在這項內容裡,我們只能找到作者對須菩提祖師的漢化描寫,而這恰恰又是個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很難從中知道“須菩提祖師”在道教的神明體系中的位置。
第二項內容,書中對須菩提祖師精通道教仙術(事實上是精通三教)有一定程度的描述,但是沒有指出須菩提祖師在道教的神明體系中的位置。而我們除了知道須菩提祖師法力高強、神通廣大以外,遍覽道教的神明體系,也找不出其在道教的神明體系中的具體位置。
第三項我們在作者讚歎須菩提祖師開講大道的那首詩中和須菩提祖師欲傳孫悟空的“道”字門中三百六十傍門的中“術”、“流”、“靜”、“動”中等術的內容上,可以明確看出作者對“三教出一門”之說的認可,並帶入故事情節。這也屬道教的一個因素。而且須菩提祖師手中慢搖的“麈尾”也屬道教的法器。但對判定須菩提祖師在道教的神明體系中的位置並無啟示。
第四項孫悟空修道的問題,也是我們探尋須菩提祖師為何方神聖的一個途徑。孫悟空來到須菩提祖師門下,是要訪道學仙,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的。須菩提祖師也提到“道果”一事,而且孫悟空學成之後,作者讚歎其“得道身輕體亦輕”。乍看起來,這個“道果”和“得道”似乎該是道教的“道”了,但實質上這個“道”佛教也常用,如釋加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紀念日臘八節,就被稱為“佛祖成道日”。而釋加牟尼佛就把佛教解釋為“四諦”,“四諦”中就有“道諦”,“道諦”是解說如何消滅苦因,要消滅苦因就得修道一種理念。這裡要修的“道”的就是佛教,釋加牟尼佛“成道”和他說的這種“道諦”,在佛、道兩教跨越千年的鬥爭和發展中,也成為道教信徒們攻訐佛教,宣揚老子“過函谷關化胡為佛”和“三教出一門”理論的一個口實。而在《西遊記》一書中,這種例子也非常多,例如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和第一百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標題中的“道歸根”、“成真”詞語,如果單獨來看,似乎就是道教語言,而實際上在書中都是佛教用語,這種例子在《西遊記》一書中有很多,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在佛、道兩教鬥爭和發展中,兩教之間的神明互相拉來供奉,經典互相借鑑使用,一些宗教用語相互使用,已經是種普遍現象。所以在孫悟空修道的問題上,我們權且可以理解這個“道果”和“得道”可能會有道教的因素,但不可限於狹義的道教內容裡。因為這裡面也可以有佛教的因素。再例如“立志修玄玄自明”這句詩,其中的“玄”字,一般是指“佛門”、“佛教”,其來歷為《大藏經資持記》捲上:“佛法深妙,有信得入,故曰玄門”。但道教也有稱自己為“玄門”的,其來歷源於老子的《道德經》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葛洪又把“玄”字解為:“玄者,自然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所以,看到這個“玄”字,我們的第一印象首先可能會想到指的是佛教,但這個“玄”字也可以有道教的因素。所以,在孫悟空得道的問題上,還得綜合考量。
在《西遊記》一書中,道教的幾大神明如“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