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2/3 頁)
年拍攝《賽義德先生》(seyyit han),在1970年拍攝現實主義影片《希望》(uut),在1971年拍攝《父親》(baba)以及具有西部片風格的《哀歌》(agit)和《痛苦》(aci),此後3年入獄服刑,到1974年拍攝《憂愁》(endise),刻畫最終分道揚鑣的兩位朋友。不久,他因殺人罪再度被捕,在獄中寫出《獸群》(suru)和《敵人》(dan)兩部影片(均在1979年公映)的指令碼。後來,他獲得假釋,於1982年製成影片《道路》(yol),後藉機逃離祖國,於1984年9月客死巴黎。
1980年9月12日軍事政變至今,是土耳其電影發展的調整時期。1982年11月7日新憲法最終文字提交全民公決並獲得透過,其中第26款規定:&ldo;每個人都享有以口頭、書畫、圖片或其他方式單獨或集體表達和傳播其思想和觀點的權利。這一權利也包括在不受官方機構幹預的情況下接收或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本款規定並不妨礙廣播、電視、電影或其他的類似傳播方式服從許可制度。&rdo;新憲法的規定顯然使電影生產的政治環境大為改善。然而,由於電影審查制度長期延續,政府嚴格控制電影票價,通貨膨脹導致製片成本成倍提高,同時電視和錄影迅速普及並分流觀眾,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土耳其的電影產量急劇下降,比如1980‐1982年電影產量約為220部,年均733部,僅相當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水平。但是,土耳其電影在產量下降的同時,質量卻有所提高,一些影片質量上乘並獲得國際獎項。1982年由伊爾馬茲&iddot;居內依擔任導演和編劇的影片《道路》(yol)於同年獲得法國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這部影片以獲準離開監獄回鄉探親一週的5名囚犯為主人公,側重刻畫其中3名囚徒‐‐賽義德&iddot;阿里(said ali)、馬哈茂德&iddot;薩利(ahould sali)和歐麥爾(or)。賽義德&iddot;阿里鋃鐺入獄之後,其妻就與他人通姦,被阿里的家人囚於密室之中。阿里得知訊息之後怒不可遏,故將妻子和兒子帶出村外,朝著鄰村進發,企圖嚴懲妻子。不料途中衣衫單薄的妻子凍餓斃命,兒子嗷嗷大哭,賽義德&iddot;阿里追悔不已。馬哈茂德&iddot;薩利回家之後,貧困潦倒,無力撫育幼子,遂在姐夫的慫恿下,一起落草為寇,以搶劫為生。在一次行動中,姐夫被仇人亂刀砍死,薩利僥倖逃脫,卻被姐夫的家人視作仇讎,必欲除之而後快。薩利被迫與妻子一起跳上火車,躲入廁所,希望可以逃避姐夫家人的追殺,最終未能如願,被姐夫的弟弟親手殺害。歐麥爾是一名政治犯,他回家之後久經磨難,參加反政府武裝,以實際行動抗擊軍隊的屠殺、警察的施虐和政府的專橫。伊爾馬茲&iddot;居內依在坎城電影節上表示,他將這部影片冠名《道路》,其實指的是&ldo;出路&rdo;,旨在為土耳其共和國這個&ldo;遭受法西斯蹂躪&rdo;的國家指明&ldo;出路&rdo;。因此,這部影片在贏得西方喝彩的同時,在土耳其則備受爭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