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落月殷(第1/2 頁)
五月初,秦王異人拜蒙驁為將,將軍伐周。
四月時候,秦人們便已經在田地裡種下了新粟。
而鞠子洲的二十畝地,去年種下的麥苗此時長勢極好。
雖然乾旱的勢頭開始顯現出來了,整個春天也不見雨水,但麥苗最缺水的時候早早過去,鞠子洲又削了大量的竹筒,使人以刀斧雕琢出卯榫結構,連線起來,架在田裡,一端持續灌水,其他地方便可通達。
——直達根部的灌溉方法毫無疑問是失敗了。
進入五月之後,麥苗開始泛黃,顯出成熟姿態,但距離完全成熟,可以收割,還需等上十幾天。
鞠子洲於是在田裡比較多了。
這時天氣炎熱,他便乾脆地拿了竹蓆薄被,睡在地頭。
……
“所以,你們府中主人已經許久未曾回來了?”年輕的男人問道。
“客人說的是,主人已經數月未曾回返家中了。”門僮陪著笑,對著俊朗非常的男人說道。
男人略微思考,朝著門僮道了聲謝,轉身登上停在門外的馬車。
“回府吧,回去見見相邦。”男人發令道。
隨後馬車驅動,馬蹄踏踏,朝著呂不韋的府邸行駛。
呂不韋如今貴為相邦,雖然蓄養門客眾多,但真正值得他花時間去接見的門客,其實不多。
而這位新來的貴客,便是最近這幾天,呂不韋的門客之中,待遇最好的——呂不韋給出的吃穿用度,比他自己日常所用還要華貴!
這是一種重視,也是一種拉攏。
這俊美的年輕人很輕易就見到了呂不韋。
呂不韋原本正在處理一些政事,但聽說是這位客人想要見自己,便立即擱置了那些並不如何要緊的小事,更衣前來。
“徐先生。”呂不韋一拜而奉茶。
俊美男子回禮:“相邦,別來無恙。”
“徐先生不是要回家養老麼?為何此次如此著急回到秦國?是陳先生與您說了些什麼嗎?”呂不韋笑著。
對於真正有能耐的知識分子,呂不韋是很敬重的。
俊美男子點了點頭:“算是吧,我本來是想要在家鄉終老的,但是陳琅……他與我相交數載,雖說道統有相悖之處,但我們始終是好友,他彌留之時的一點遺願,我自然是當該為他奔走。”
“遺願!?”呂不韋且驚且惑:“陳先生……”
陳琅身體一向健壯,無甚病況,自身武力也並不俗,二十六七的年紀,怎麼說沒就沒了?
“陳琅舊居秦地,甫一回鄉,說是想念魚鱠,便多吃了一些,未料就那麼中疾死去了。”俊美男子笑了笑:“大概壽數到了吧,司命二神憐其才學,召走了也說不定。”
“這樣……”呂不韋點了點頭,感覺很有一些不真實。
呂不韋是一直想要修一本書的。
對於他這等小門小戶,血統淵源並不久遠的人而言,光耀門楣,使自己從新晉暴發戶式貴族變為有底蘊有淵源有前途的老貴族,最快速的辦法,就是網羅人才,修一本質量上乘的書籍。
陳琅,便是呂不韋心目中修書的主力軍。
他才學淵博、本身又懷有大志,想要弘揚義理,與呂不韋幾乎一拍即合。
於是呂不韋以腹心待之。
陳琅作為呂不韋的門客,也多次幫助呂不韋出謀劃策,收集修書的素材。
他離開,呂不韋就很是不捨。
甚至還贈予了不少財貨。
但這些財貨,陳琅只取了幾塊黃金,當作回家的川資。
呂不韋以為,陳琅回去,是想要效仿古之智者、學者,廣收門徒,開宗立說,與天下爭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