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積極 (上)(第1/2 頁)
孺童們成群結隊地在田壟上奔行打鬧,黃澄澄的莊稼隨風翻做浪濤,孺童們身後,兩名領了差事的老者無奈跟隨。
有些氣惱,又有些欣慰。
以前,孩子們可沒有這樣的閒工夫整天吃飽了沒事幹的到處跑著玩的。
——秦國的物稅,大多是隨土地走的,有多少土地,就需要繳納多少稅。
糧食、草料、柴火等稅務要求的物品,都需要進行大量且瑣碎的勞動才能夠獲得。
而孺童,沒有種地的能力,卻擁有一些起碼的可以幫著打柴的勞動力。
於是很多時候,小孩子是要承擔家庭裡的打柴工作的。
稚嫩的小孩子,或者用石刀、或者以銅刀,去到林間,砍伐一些比較細小的柴枝,或者拾撿一些枯枝落葉的。他們身體瘦弱,也背不得多重的柴草,於是每每砍伐,都是需要不停地來回往返。
這種情況下,人往往會因為勞累而睏倦貪睡,基本上沒有什麼聚在一起跑著玩,互相打鬧的功夫與氣力。
現在嘛……
兩名老者嘆氣:“真是有些看不懂這些孺童了。”
“是啊,想當年,我們這個年紀時候,若是有這般閒暇時刻,不必打柴拔草的,定然是要躺在榻上,美美的睡上一整天的!”老者幸說道。
“是我的話,我就去釣魚了。”老者蕨搖了搖頭:“當年我釣魚可是很有一手的!”
“釣魚?”幸眼底有些茫然與追憶:“可是城外的河裡不是時常有龍出沒嗎?”
“你記岔了吧?”蕨否定道:“先王三十四年春狩,獵絕了河中之龍呢!自那之後,釣魚也就多了,我也是那之後才開始學習釣魚的。”
所謂的龍,其實就是鱷魚。
渭水這邊是時常會有鱷魚搬來居住的——鱷魚是吃肉的,哪裡肉多,他們自然就會往哪裡搬遷。
而河岸邊肉最多的地方,莫過於人類取水之地。
咸陽建城之後,其實周邊一直都有鼉龍傷人、吃人的事情發生,不過,事態並不嚴重的時候,秦國朝廷是並不管的。
“是三十四年春狩獵絕的河中之龍嗎?”幸有些迷惑:“我怎麼記得是三十九年才獵絕的龍?”
“不可能!”蕨皺起眉頭:“我記得清清楚楚,就是三十四年!”
“可是我記得也很清楚,我鄰家一齊長大的兄長,便是三十七年時候被鼉龍咬死的!”
兩人在原地爭辯起來了。
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孺童們成群結隊地越跑越遠。
某一個瞬間裡,一名女童驚奇指著不遠處的粟田說道:“快看,那裡的粟米在亂晃!”
其他的孺童紛紛看了過去。
一個眼力好的女童想了想,說道:“我知道,這應該是田裡有兔子!”
“胡說。”一邊的男童立刻反駁她以獲取她的關注:“這分明是野豚,哪有兔子能一下子搖動那麼多粟米的?”
“是哦,兔子沒有這麼大的。”女童點了點頭。
“會不會是個人吶?”一邊的男童問道。
“人?”孺童們紛紛驚異:“人為什麼要鑽到田裡去啊?”
“他不熱嗎?”
“該不會是在偷盜我們的粟米吧?”
七嘴八舌的猜測。
好一會兒,粟米不再搖動了。
小孩子們的膽子也是很大的。
他們見到先前亂搖的那一大塊的粟米不再搖動,於是想要湊近一些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在田裡搖動粟米。
於是他們四散開來,隱隱的成為一個包圍陣型,躡手躡腳地朝著之前亂搖的那一塊田地圍了過去。
他們以眼神交流,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