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第1/2 頁)
更何況,內閣所展示的形象比皇帝還堅固,且不論內閣裡面那些鐵骨錚錚,口若懸河,以進言被貶為榮,以勸諫被斬為無憾計程車大夫們常常讓君主啞口無言,備受掣肘,前朝把嘉靖折磨得神神叨叨,成天就指望著得道昇天脫離苦海,萬曆更是心灰意冷就知道鼓弄他那幾個木板用繁重的體力勞動逃避現實,掰指頭算算,這內閣制實行了四百來年,別說龍椅上的&ldo;朱顏&rdo;變了十好幾張,就是皇姓也已經換了一茬兒,唯有這內閣毅然不倒,當真可謂是&ldo;流水的天子,鐵打的內閣。&rdo;
下層的老百姓乃至於朝中的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所思考的充其量只是內閣中的大臣們得勢或者不得勢,從來沒人考慮過甚至是不會想到要考慮&ldo;內閣&rdo;這個機構本身的升值或是貶值。
但雍正七年對於內閣而言,無異於1929年之於美國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內閣大學士們先是發現自己的同事裡那些&rdo;謹密之士&rdo;居然集體曠班,無故缺席,更奇怪的是一向對官員考勤很是重視的雍正竟然對此視若無睹,表現出漠不關心之態,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天,一眾大學士們經過多方打聽後方才知道,這些人竟都被調到了皇帝新設立的一處名為&ldo;軍機房&rdo;的官署,於是乎整個內閣都在琢磨這個在養心殿旁邊那個芝麻綠豆大點兒的地方設立的新官衙到底是幹什麼使的,直到發現自己手頭的工作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沒有挑戰性,關於軍機房的解釋檔案才秘密地在全國範圍內有選擇性地公佈,說是朝廷用兵西北恐有緊急戰況難以及時相告聖上,再者則是用兵西北實乃機密,而內閣至於太和門外,給皇帝呈奏摺業手續繁複,難保其間會不會出什麼岔子,洩露了朝廷的機密,故日後關於西北戰事的軍務都交由軍機房,直接與皇帝交涉解決,無需再經過內閣。
其實要說戰況多緊急倒也不見得,至少這也算是去有計劃地打別人,而不是毫無準備地被人先打上一悶棍才回擊,說啥那也肯定緊急不過康熙時候的三藩之亂。要說怕洩露機密,這大清朝建立百餘年,更機密的事內閣也不是沒有參合過,但是,畢竟戰場上的事兒都是瞬息萬變,皇上說是十萬火急,那就只能當十萬火急,誰也不敢說這軍情早報晚報都無傷大雅。
起初,內閣大學士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內閣已經開始淪落為被上帝遺忘的角落。在他們看來這個&ldo;軍機房&rdo;不過是針對西北戰事的臨時性產物,就像編修明史要找一些專業性人才聚在一起一樣,事情辦完自然就要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但是事情接下來的發展明顯是告訴了他們如意算盤打錯了時候,居安思危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雍正這廂用軍機房這個臨時部門用得十分順手,眼看著帝國西北從愁雲慘澹變成霞光萬丈,一片祥和,也絲毫沒有給軍機房張羅散夥飯的意思,到了雍正十年,乾脆大手一揮把&ldo;軍機房&rdo;的牌坊改成了&ldo;辦理軍機處&rdo;,正式把這個&ldo;臨時工&rdo;提拔為政府常設的正規部門,使之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委以機密重任。
至此,差不多算得上是徹底宣告&ldo;內閣&rdo;這位&ldo;兩朝元老&rdo;在持續四百餘年如20世紀頭二三十年的紐約股市一樣一路看漲後,已經徹底崩盤,餘下的&ldo;舊山河&rdo;只能處理些例行事務,再無緣國家核心機密,未能蟬聯桂冠,淪為朝中的&ldo;第二小提琴手&rdo;。
第二十九章 苦守危壤,不如施之於民(2)
更新時間2011-2-24 16:23:29 字數:3485
要說這軍機處,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屬於封建政治皇權高度集中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