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待到了婆婆房裡。才知她已離開。忍不住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收拾好心情。今日見不得。還有明日。或乾脆回家與父親哥哥商量一二也可。
且不說劉曾氏心中暗盤算地小九九。轉到子菱身上。她回家便在家門口遇見哥哥。如今子竹學堂明日因浴佛節需放假一天。今日便提早放學。
而子竹一回家。便神色不安與孃親說道著。朝庭又新發地一道令。
如今子菱聽著趙官家又下令,自是感頭皮發麻,前些時候他下令在內宮修園林,今年一開春,就見汴京河中船支穿梭不停,皆是各地運送珍奇石頭進京,自是讓子菱嘆道:“歷史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未曾因自家這個穿越人的出現,而改變甚底。未來這花石綱入京不知會惹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還好今日子竹所說詔令且非那些害人害國之令,而是與如今的教育制度有關的改革。
其實在崇寧元年,蔡京除了掀起元佑黨案一系
外,還掀起了另一件對於當今天下極重大的大事,學貢士,朝廷隨之釋出一系列詔令,在京城南郊營建太學之外學,賜名辟雍,從此太學專處上舍、內捨生,外學專處外舍生。諸路貢士初至,也皆入外學,經考試合格補入上舍,內舍後,方可進處太學。(取自百度資料複製類。)
而三年後的如今,官家又下了新詔道:罷科舉,規定天下計程車悉由學校升貢,停止州郡發解和禮部試,每歲考試上舍生如禮部試法。
這般下來,卻是以後不用科舉,一併透過學校再經禮部試法,便可獲得為官。自是惹得眾多想依靠科舉進入仕途的讀書人譁然,連子繡也有些不安,而子菱更是聽著啞口失聲,趙官家蔡官人二人搭檔果然是很強,極有實力,千年來流承的科舉制度,他們且也敢說罷停,便罷停了。煞是不像是極守舊規陳禮的古代人,倒是像現代社會的新新人類,我的地盤我做作。
子菱聽了子繡擔心自家上不了太學,成不了上舍生,終問道:“你所學為何?為了做官,還是為了明事理。”
子竹自是深思,最後一臉正色道:“既是明事理,也是想做官,想為家,為民,為天下做出一番事來。”子竹因生活好轉,身子骨也不如幼年般瘦弱,再加上長期調整身體,如今自是病容散去恢復了他原本唇紅齒白的俊俏面容,見著哥哥一臉稚氣偏生還要做出一副正色凜然之色,讓子菱煞是感覺哥哥如金童般可愛逗人,恨不得在對方小臉上掐上一把才是。
子菱心中這般;,但知哥哥年小卻素來一本正經,若自家真掐了下去,免不得傷他自尊,便笑道:“聽哥哥這番豪言壯言,可知你有大胸懷,只是心力卻不足,要知有句話說道。歷萬難才顯志堅
子竹雖越大越穩重,卻也小孩子性情,被子菱一激,自昂然挺胸道:“我自是決心已定,以後且就算事有萬難我都能熬過去。”
子菱笑眯眯:“還真是數流人物還看今朝。”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繡一番回味,大喜道:“是誰做的詞,妹妹可有記全。不過一句詞卻可見真豪邁。”
子搖頭,笑著跑出屋,道:“早是忘記了從那裡聽來的話,是真豪邁還是假豪邁,可不是做詞做詩便能做到的”
子竹指著子,笑道:“你且又激我。”轉而笑道:“我有你這樣的好妹妹也是福氣。”
子菱自是激子竹,如今她且看出來了,隨著製衣鋪生意越來越好,孃親也越來越不會離開京城,任憑子菱如何拐彎抹角贊其他地方的好,也為所動,就連子菱以準備將製衣店開到蘇杭,讓孃親前去操持一二,駱二孃雖稍有動搖,但最後還是婉言反對子菱到外地開店,只想守著京裡的製衣店便可了。倒是旁邊的四個香聽了子菱說到江南山水如畫,人傑地靈多有憧憬之色。
所以,子菱唯一可盼的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