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兵指海參崴;四方密謀(第1/2 頁)
楊興飛可沒有管那些人的心思,完成對後續軍隊的動員後,再次乘坐熱氣球趕到咸興灣錨地,與北溟艦隊會合。
“系統,回放吉州戰役的提示音。”
“玩家部下擊殺毛熊軍3653名,獲得陸軍模板卡3653張,當前累計張;
金幣+;
摧毀敵軍87毫米火炮16門、97毫米火炮4門、馬克沁重機槍18挺,金幣+;
當前金幣餘額;
爆出大夏92式半自動步槍3516支…”
…
3月6日,隸屬新編第二軍的新五師、新六師由柳京抵達咸興灣,兵力共計人。
楊興飛又花費枚金幣,從系統商城裡買了35艘排水量500噸的蒸汽運輸船,金幣餘額變為
一聲令下後,北溟艦隊主力及載著兩個步兵師或輜重的35艘500噸級運輸船、三艘萬噸級補給船向海參崴進發。
同一天裡,新一師、新二師、新三師在集團軍司令高尚武的率領下,也沿陸路向北進發,目標同樣是海參崴。
16艘內河炮艇不宜在海上航行,其中6艘留在了咸興灣,協助留守的新編第四師,另外10艘炮艇用中大型戰艦拖曳著航行。
他原先還打算坐視毛熊國和倭國火併,但局勢千變萬化,他也就隨機應變,剛好藉著開戰的勢頭收復海參崴,獲得極北之地的入海口,再圖謀被毛熊國侵佔的其餘領土。
——————————————————
時間後退至2月11日,這一天坐鎮海參崴的阿列克塞耶夫少將從逃回的潰兵口中獲悉了兩支軍隊共一萬人覆沒的訊息,頓時如遭雷擊,隨後急忙向坐鎮伯力的毛熊國遠東軍區司令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庫羅帕特金中將求援。
毛熊國在遠東共計98萬兵力,現在僅剩88萬了;
其中駐紮15萬人在海參崴,其餘分別駐紮在赤塔、伯力和海蘭泡;
另外,海參崴駐紮著毛熊國遠東艦隊,可惜是一堆老破的戰艦,對上滬海艦隊都玄乎,更別說渤海艦隊或粵海艦隊了,一旦興夏軍海陸並進攻打海參崴,阿克列塞耶夫所部根本擋不住。
庫羅帕特金中將得知後也是頭大如鬥,據毛熊國在半島國收買的的暗探彙報,興夏軍又往半島國派去了至少五萬兵力,加上原先的,大約是十萬了,比毛熊國遠東地區的總兵力還多。
如果繼續分散遠東的軍隊,只會被興夏軍各個擊破,因此必須集結到一處,調離後的空缺則另行驀兵填補,再從西線調集一部分精兵,一來增強駐守力量,二來防備戰勢進一步擴大。
於是將情況彙報給克里姆堡,並附上自己的提議。
現年28歲的毛熊國皇帝尼古拉二世收到電報後,立刻召集一干要員商議,很快透過了庫羅帕特金中將的提議,於是赤塔、海蘭泡、伯力等地駐軍各留下一個營,主力均向海參崴進發。
——————————————————
興夏軍、毛熊軍的動作都不小,雙方軍隊開拔後不久,幾乎舉世皆知,漢斯國、高盧國、約翰國、山姆國也不例外。
漢斯國與興夏軍締結過密約,於是將毛熊軍的動向提供給了後者;
其餘三國都與興夏軍處於敵對關係,與毛熊國的關係也不和睦,樂得看雙方火拼,最好能拼個兩敗俱傷,以坐收漁翁之利。
約翰國和興夏軍的仇怨最深,如果條件允許,恨不得以舉國之力前來討伐,但在上次遠征時損失了五艘君權級戰列艦、以及大小共計17艘巡洋艦,還有兩萬陸軍,已然元氣大傷;
加上還要防備高盧國、漢斯國等海上宿敵,因此已不宜大舉遠征了。
高盧國同樣與興夏軍有仇,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