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5 頁)
提議,你看如何?”
梁濤當即出列,大聲道:“陛下,臣惶恐。臣願帶兵出征,只是”
崇禎見梁濤回答甚合他的心意,可是話裡彷彿有所難處,他揮了揮袖子,繼續耐心說道:“愛卿不妨直言,且讓朕與這滿朝文武與卿共議之。”
梁濤緩緩道:“陛下聖明,只是我遼東大軍才與偽金建奴死戰方休,賴聖上洪福齊天,太祖、成祖皇帝在天英靈庇佑我大名,又賴將士用命,雖大勝一場,然而我遼東軍各部亦是傷亡慘重,若是貿然調兵他處,只怕臣恐怕為奴所趁!”
崇禎帝緩緩嘆了口氣,確實如此,建奴的兇悍崇禎自然是知道的,諾大個大明朝竟然被一群關外的野蠻人給打倒了家門口,當真是…當真是汗顏之極!如今雖然勝了一場駁回了些許朝廷之顏面,可損兵折將是自然少不了的,想必遼東軍損失也是頗大,可這叛亂,他亂得越久,對我大明江山可就越不利啊!
中興大明!朕何時才可真正的中興大明啊!他的心無奈,卻是想好好放聲歇斯底里大吼一聲。
卻聽梁濤又道:“陛下,山東兵變,臣雖身在遼東,卻亦是義憤填膺,恨不能插翅為國朝平難!然而遼東兵少,臣為天下計,請陛下準臣所奏。”
崇禎聞聽,稍微振作了幾分精神,“卿且奏來!”
“陛下,臣以為,蒙古草原諸部雖有諸多部落棄我大明而投了那偽金,然而仍有諸多蒙古部落與我大明為善,其族人亦有不少為我大明忠貞之士,前中官滿桂皆是此類英豪人物,是以臣--請調大同朵顏、喀喇沁諸部騎兵至遼東,以補充我國朝遼東軍力,此臣所奏一也。”
崇禎點了點頭,國朝官軍各部打仗不行,卻是極其排外,對這些外族士兵時常羞辱挑釁,只有遼東關外和少數九邊重鎮,其本就與諸族雜居處才會接納外族士兵,此事梁濤早有上奏,只是當初崇禎沒料到梁濤會有如此大的能耐,初至遼東便就捷報頻傳,如今遼東軍需要補充,這自是應該!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這些外族計程車兵和他們的族民都可盡皆遷去遼東、遼西諸地安置,遼西走廊各處牧人卿也可自行招納以為國朝所用,其餘諸多雜事梁卿自己安排便是。”此時距努爾哈赤起事以來,其為禍遼東已經30年了,期間兩遼人口銳減,比大明強盛時期的八百萬之眾可謂少得可憐之極,此時要安置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實在不曾問題。
梁濤又緩緩道:“臣請聖上準臣至宣、大、榆林三地招納士卒,以為國朝再練一支精銳!請聖上給臣兩三月,臣必給陛下招來一支強軍。”
崇禎訝然道:“愛卿狂妄了,兩三月豈可練成一支強軍?朕雖未經戎事,可也知曉練兵之不易,愛卿當真有辦法?”若是換了別人,大朝之上如此大言不慚,崇禎定然龍顏大怒。然而此時梁濤聖眷正濃,崇禎倒也不多加責備,更何況崇禎心裡頭還是極其希望梁濤確有如此本事的,畢竟梁濤大勝在前,崇禎心裡頭不覺升起了當初袁崇煥豪言‘五年平遼’的那種說不出道不平的期望,若是三兩月便可練成一支精銳,那該多好呢,這全天下的叛亂、流寇、蠻奴,那還不被大明的精銳強軍絞的乾乾淨淨?
第一百章 奏對(二)
梁濤躬了躬身,不急不慢,緩緩答道:“臣稟陛下,兩三月不可速成精銳,卻可成軍。九邊之地,民風彪悍,其民可為良軍,臣試想,陝西流寇本就是剛放下鋤頭的烏合之眾,若用其剿匪,必然不會不敵、若我朝好好將其打磨些許時日,過些日子,其必可成為我朝之利劍也。”
崇禎仔細一想確是此理,以其對農民,裝備佔優,再加上朝廷真正之精兵良將在旁幫襯,剿滅賊寇卻是有把握的,最多多死些人罷了,死了還不必發糧餉,這年頭流民到處都是,怕找不到精兵悍卒,卻又不怕招不到兵,他哪知道--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