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別怪我(第2/3 頁)
,項羽不會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彭王接受符節受了封,也想把這個封爵世世代代地傳下去。現在陛下卻因苛求小節而誅滅了他的家族,我擔心有功之臣人人都會感到自己危險了。現在彭王已經死了,我活著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請您烹了我吧。”劉邦敬佩欒布為人,就赦免了欒布的罪過,任命他做都尉。欒布死後,又做了地府判官。
楚王韓信,蕭何曾評價他國士無雙,手下將領皆稱韓信為兵仙,韓信不知師從何人,一身兵法每每如神來之筆或羚羊掛角,看不出痕跡,就是劉叔也看不懂韓信的兵法,劉叔看過李牧的無名兵法,也常和韓信做比較,發現亦不如也!也許這就是天授吧,亂世就易出這類天才,比如老子,孔子等。
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韓信拉著他的手說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果然陳豨就在代地造反。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於是和蕭何謀劃,派人假稱從劉邦那裡回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要來祝賀。蕭何欺騙韓信說就算生病,也勉強去祝賀一下吧。韓信入宮,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將他斬殺。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孺之輩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
劉邦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三族皆誅,又高興又憐憫他。呂后說:“韓信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劉邦說那人是個巫師。就詔令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劉邦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蒯通回答說“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採納我的計策,所以有自取滅亡的下場。假如那小子採納我的計策,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劉邦生氣地說來人,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冤枉啊!劉邦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麼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的時候,山東六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事,一時天下英雄豪傑象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傑都來搶奪它。當時我只知道有個韓信,並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手執利刃想幹陛下所幹的事業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麼能夠把他們都煮死呢?”劉邦說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過,成為了曹參的賓客。蒯通死後,也做了六案功曹。
淮南王英布,早年坐罪,受到黥刑,俗稱黥布。初隨項梁起義,迎娶吳芮之女,擁立楚懷王繼位,封為當陽君。項梁陣亡後,成為項羽帳下將領之一,屢破秦軍,封為九江王。受到漢朝遊說,叛楚歸漢,為楚將龍苴所敗。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封為淮南王。賁赫到長安,上書說英布有造反的跡像,可以在叛亂之前誅殺他。劉邦看了他的報告,對蕭何商量,蕭何說“英布不應該有這樣的事,恐怕是因結有怨仇誣陷他。請把賁赫關押起來,派人暗中驗證淮南王。”英布見賁赫畏罪潛逃,上書言變,本來已經懷疑他會說出自己暗中部署的情況,漢王的使臣又來了,有了相當的驗證,就殺死賁赫的全家,起兵造反。造反的訊息傳到長安,皇上就釋放了賁赫,封他做了將軍。
劉邦召集將領們問道英布造反,對他怎麼辦?汝陰侯夏侯嬰召原楚國令尹薛公問這事。令尹說他本來就當造反。夏侯嬰說“皇上分割土地立他為王,分賜爵位讓他顯貴,面南聽政立為萬乘之主,他為什麼反呢?”令尹說“往年殺死彭越,前年殺死韓信,這三個人有同樣的功勞,是結為一體的人,自然會懷疑禍患殃及本身,所以造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