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的人(第1/3 頁)
在安息王國並沒有發現師尊的蹤跡,於是劉叔騎著食鐵獸在塞琉古王朝四處奔波。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劉叔發現了很多高臺和高廟,當地人叫做塔廟,這種獨特、高大、雄偉、壯觀的建築劉叔從來沒有見過。它們大多建築在巨大的平臺上,幾乎是附近最高的建築,劉叔在很遠的地方就看見了這些宏偉的塔廟。還有的塔廟呈正方形或者長方形。這些塔廟不但歷史很久遠,結構也很複雜,由支柱、密室和黏土釘子等建成,牆面上還有陶片鑲嵌,這些塔廟呈梯形狀,當地人也稱這些建築吉庫拉塔。傳聞亞歷山大曾經下令剷平這座塔廟,以便重新建造更高更雄偉的塔廟,結果亞歷山大就沒了。
塔廟裡牆上四面都有很多壁畫,其中有一幅特別顯眼,劉叔去了很多塔廟總算把本是殘缺的壁畫歸攏清楚了。畫上畫的是一片大洪水,洪水淹沒了房屋,淹沒了森林,也淹沒了高山;洪水上只有一條船,這船按比例估摸得著有一百尺長,共分三層。船上畫著八個人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動物,應該是一起聚在船上來躲避這場大洪水,其中還有很多劉叔不認識或者看不出來是什麼的動物。塔廟的頂端刻著一個女神,女神左右各有一個翅膀,她的腳也是鳥的形狀,腳下是對稱趴著的兩隻獅子,獅子旁則各有一隻貓頭鷹,女神的兩隻手高高舉起,手上好像拿著什麼,但是劉叔從沒見過這種東西。
除此塔廟裡還總是會有一些印章,劉叔一眼就認出這和旁遮普死亡之城的印章同出一轍,地上偶爾還有一些圓形的石印章,上面雕刻著長著兩角似龍的動物,這讓劉叔充滿了好奇。除此以外還有許多浮雕和泥石板,牆面、泥石板上還有許多文字,劉叔看著這文字似乎是一種象形文字,和身毒死亡之城的象形字又不太一樣,突然劉叔想起在中原自己也見識過一些象形文字,好像,好像和這裡的有幾分相似,都是方塊字的形式。但是劉叔才疏學淺,努力辨認也沒有認出個子醜卯寅,劉叔心想如果惠施在這裡就好了,他肯定能認識一二。除此還有一些看似是青銅器和幾個似琴的東西散落在一個高臺附近,好像是祭祀時給神演奏所用。
劉叔又前往更多的這類古建築,並花重金尋找當地人辨認,總算是找到了一種可以辨認出來的文字。目前這種文字仍然在塞琉古王朝的少數地方被應用,劉叔學了很久總算弄明白這一種寫在泥石板上的文字,這種文字脫胎於之前看到的象形文字,屬於簡體筆畫,被當地人稱為楔形文字,這類文字多為影象符號。劉叔遍識大量的楔形文字,加上猜和蒙,總算是看懂了一些泥石板記載了什麼。
原來四、五千年以前這裡就已經有一群人生活在這裡,他們自稱是黑頭的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因為他們的語言與眾不同所以後世又稱他們為蘇美爾人。蘇美爾人開始以耕田為生,並使用牛和驢子提高效率,後來他們發現了青銅的存在,又開始使用鶴嘴鋤或犁耕田,這裡的氣候優越、水源充足漸漸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產自足了,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職業比如打魚,獵鳥,飼養羊和豬。他們修建了水渠、水庫和堤壩,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和外界貿易,其中就有身毒,他們用陶瓷和身毒換取象牙加工,劉叔看到這知道了死亡之丘的象牙製品很可能來自於這裡。後來人們建立了許多城邦,每個城邦都有一名祭祀負責和神溝通,人們希望每年都可以風調雨順,再後來城邦獨立成立了許多城邦國家,這些城邦國家之間以運河和界石來劃分。後來蘇美爾人越生越多,水源和糧食就漸漸不夠用了,這些城邦之間為了水源就爆發了戰爭。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溫馬和尼普爾等城邦因為水利使用權,貿易道路和周邊遊牧民族的進貢等事務進行了一千年為時不斷的互相征戰。
基什城邦擁有著周圍最宏偉的神殿,也有著眾多的人口和強大的實